第16部分(第2/4 页)
的赵氏跟赵氏放回去时,二皇子也已经把自己未来妻子人选给看了个遍,大臣妻子家务事,二皇子要避嫌,所以他只大略听了一耳朵,就去忙自己的事了。高清兰也是把精力放更多再给二皇子相看上,只要皇后别太过火就好。
后来听说沈大人接了旨以后,就急匆匆的把两个夫人带走,也是,他要忙的事情还很多,虽说赵氏垮台了,可王氏的脸色也不好看,儿子的未来大多寄托在父亲身上,本来沈大人一定会为自己的嫡长子铺就一条平坦大道,可是现在沈大人自身难保了,身为皇帝点名训斥过宠妾灭妻的官员,其后代要入官场会比他人还要更艰难点。
王氏知道自己的身体,早年操劳太过,现在不过熬日子罢了,这也是为什么赵氏会那样毫无芥蒂的对她的儿子好,王氏的儿子今年五岁,还是很好教导的年纪,等王氏去了以后,赵氏即使不待见他也不会为难他,毕竟沈大人看著,而且赵氏自己也还没有孩子,等赵氏怀孕,把孩子生下来以后,王氏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现在却不一样了,因为皇后对王氏的偏爱,沈大人前途堪忧,赵氏直接倒台,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回到家关起门来,沈家还是这两位说了算。就算皇后派了女官又怎样?只要没有明显违背礼法的地方,皇后也没资格管。
好比沈大人要去哪里过夜,好比沈大人对妻子的态度,又好比婆母碰到王氏时斥责打骂之类的。皇后的女官再拿桥,也没有阻止人家婆婆管教媳妇、或者男人去哪过夜的道理。
王氏对于自己的处境没有什么怨言,贵人要整妖蛾子,他们只能受著。可是王氏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不晓得自己那可爱的儿子会不会被迁怒。
眼看著前途受连累是一定的了,要是还要被亲父迁怒的话,王氏就算死也闭不上眼睛。
☆、第二十五章 皇后复仇记(九)
诗会上的闹剧很快就传扬了开来。王氏跟赵氏之间的恩怨也被人一扒再扒。
人都喜欢八卦,一群人凑在一起,不想聊彼此的私事,说一说时下流行的八卦不就正好可以交流感情么?于是沈大人为什么跟赵氏成亲的理由也慢慢浮出水面……什么?有感于沈大人有情有义?相信这个理由的人才真的是智商欠费了。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钱权联合罢了。
赵家是京里有名的首富,家里的排场就算是尚书大人家里也比不得,因此自家姑娘自然是比公主还要公主的娇宠长大。这样一个掌上明珠,赵老爷怎么可能随意的将之婚配呢?怎样也得找到一个方方面面条件都最好的才行。
可是赵家无人做官,倘若跟官老爷节亲,官职高一点的,只能配庶子;官职低一点的,全家都寒酸还要嫌弃赵氏来自商家。于是还是姑娘的赵氏就变得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眼看著年龄就要到了,赵老爷可说是急白了头发。
就在这时候,沈大人出现了。
新科进士,头脑灵活,没有特殊背景,家境贫寒,老家只有一个病歪歪的嫡妻。
这简直就是专门给赵氏准备的丈夫阿!
只要跟沈家联姻,赵老爷以后在京的人脉也算是有了官员护身了,不同于其他只是泛泛的交情,这位可是女婿。在女婿还只是个屁大小官的时候,岳家给予最大的金钱援助,除了疏通关系、改善生活之外,还能够帮助他开拓在京的人脉,而沈大人唯一要付出的只不过是一个平妻的位置。
平妻并不是嫡妻,沈大人不用担心会被说为了钱跟富豪联姻、被人诟病,等到嫡妻过世,赵氏就是妥妥的正室,马上升格为官太太。如果嫡妻不死,那也不要紧,那样破败的身子,出席社交场合还不都得倚靠著赵氏么?
京城居大不易,不过沈家只要提著包袱就可以展开前所未有的富贵生活,这都是因为赵家以及赵氏的关系,所以沈家上下自然就不会为难赵氏了。而赵家从此也不是普通的富豪了,凭著银弹攻势,沈大人的机会的确比他人多一些,路途比他人顺一点。况且沈大人本来就很有自己的一套,赵老爷看人也是准的,即使没有赵家,沈大人一样会出头,不过是晚个五年十年罢了。
于是这沈、赵两家可说是合作愉快,至于什么沈大人跟嫡妻之间的情义……感情的确是有的,不过既然传开了,更多是为了给故事中的三方涂脂抹粉。不然沈大人为何一中进士就另娶了漂亮有钱的小老婆呢?总是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不是?
反正沈家环境好了,身为嫡妻的王氏,以及王氏的儿子也同样的受惠。对此王氏甚至有一点感激赵氏了。当初王氏家里只是教书的,虽说有个安身立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