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第2/4 页)
刻,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担忧占据了林笑棠的内心。
由于事出突然,在没有考虑周全之前,林笑棠不敢贸贸然同萧山令深谈这个话题。而萧山令同样的陷入到沉默当中,林笑棠很清楚萧山令的处境,作为一名在宦海中几起几落的老臣子,萧山令想来此时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中,对于萧山令能否坚持在日本驻军,林笑棠的心里忽然没有了把握。当年在南京,萧山令为了拯救被困于挹江门的十余万军民,毅然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程,之后便是头上被顶上了一个违抗军令的帽子,被闲置了数年。
这一次,他是否有胆量再次重演当年南京的一幕呢?
也因为如此,面对国民政府的密令,驻日军队上下一致选择了暂时的沉默。于是乎,国民政府国防部、大本营、军令部、侍从室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命令,要求驻日中**队立刻执行撤军的命令,这种形势,让林笑棠忽然感受到了遥远的历史中,名将岳飞面对着南宋小朝廷十二道金牌的矛盾和悲愤。
美国人的动作出奇的迅速,在得到国民政府关于撤军的肯定态度后,美国太平洋舰队立刻封锁了大隅海峡和对马海峡,从西南两个方向封锁住了九州岛,他们的目的便在于截断驻扎九州的中国部队的一切补给和后援,配合国民政府的命令,迫使中**队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撤退。
而本州和四国的日本军队在无条件向盟军投降后,又在盟军的命令下严阵以待,扼守住了中**队可能进入日本本土腹地的各条交通要道。一时间,日本岛上,盟军和日本军队反倒成了盟友,从四面八方围困住了九州。而俄国人则逍遥的盘踞在北海道,冷眼看着盟军内部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时间已经到了金秋九月,亚洲的战事已经全面结束,关东军向俄**队投降。9月2日,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在美军密苏里号军舰上签订了正式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了投降书,自此之后,两百多万分布于各个战场的日军开始向盟军缴械投降。
然而,在这个欢歌笑语、鞭炮齐鸣,民众激动的庆祝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九州岛。
世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多长时间,国民政府与美国人秘密谈判的内容便被曝光,一时间,国民政府要求驻日部队撤军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全国沸腾了。
延安和各个**党派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抗议书向雪片一样向南京和重庆飞来。中华民族极弱百年,自鸦片战争以来便成为列强的任意鱼肉的对象,一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兴盛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盼来今天一雪国耻、扬眉吐气的的时候,但却等来了要被逼从日本本土撤军的消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历经十余载,军民死伤数千万,国家凋敝不堪,好不容易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击败,并踏上敌国领土,现在却要为了某些人的政治目的生生的要葬送大好的局面,这一点,任谁都不能接受。
一时间全国所有城市都爆发了反对从日本撤军的请愿游行,包括个地方派系也都表达了对从日本撤军的命令的不满。而延安方面,则一面提出抗议,另一面则积极运作,通过俄国驻日部队,开通陆路运输通道,开始向九州运送物资,支持中国驻日军队。
白锦文飞快的跑进林笑棠的办公室,“参谋长,重庆发来第五封电报,要求我们执行命令!”
林笑棠叹口气,从白锦文手中接过电报,匆匆看了一眼,便丢在桌子上。美国人开始向重庆施加压力之后,林笑棠也频频和重庆方面联络,一边通过寓公联络各个派系的实力派人物,争取他们的支持,而他则与国内的老朋友们联系,希望通过王晟背后的那位,来劝说高层收回成命。
但很可惜,这两方面都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
“萧司令这些天在忙什么?”林笑棠抚着额头问对面的白锦文。
“这些天一直闭门不出,谁也无法清楚的知道他的想法是什么,反倒是他麾下的军官最近频频聚集在一起,看得出,基层的官兵对上峰的命令也很抵触!”
白锦文顿了一下,“高英培和火眼大哥这段时间一直在咱们部队的基层,咱们这边没有什么大问题,只要您一声令下,三万劳工整编的部队和咱们在当地华人中募集的士兵都会听令!”
林笑棠满意的点点头,信手将电报拿了起来,略微思考了一下,“好吧,我亲自去见萧司令,到了该他决断的时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