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页)
,即便真有什么事情,宁儿一定尽力扶持。”恪宁料想她是担心兄嫂不会理家。忙要宽慰。
庆寿摇摇头又说:“他们都是什么人我最清楚。和你父亲一样。我不说这个。我只问你,你让阿奇出去,不怕有人生疑吗?”
恪宁一愣,看她此时神清目明,完全不像在病中。
“额娘怎么知道的?”
庆寿微微一笑说:“你不要觉得是阿奇透了什么口风给我。她是个忠心的,你不要疑了她。我可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
听她这么说,恪宁更紧张,脸都绷了起来。
“连我都瞒不住。那些整日盯着你的人岂不是早就知道了?你原来就这点本事?”
“我并不是有意瞒着额娘的。”她稍一辩解,庆寿便打断她。
“我不是想说这个的。如今世道艰险。更不比过去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王公大臣府上有半丝波动,都能传之千里。这个道理,你早就该懂得。你眼皮子底下就有个精明的,你做什么可都没躲过她的眼睛。我可是从她那里听来的!”
恪宁听她说完,忍不住笑了。说:“难道额娘真的是从她那听来的吗?她倒成了额娘的内线了不成?”她虽笑着,心里却惊异,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件逃过了她的眼睛。
“她身边有个丫头叫兰贞!”她淡淡说,就像是谈论今天的菜色是否合口。“这个孩子十分精明,办事情又稳妥。”她在恪宁耳边细语了几句。随后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恪宁不得不佩服。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她想起那年庆寿对她所提的忠告。如今果然有所应验。自己当日何等幼稚轻狂。不曾听得进去。今天却还仍要仰赖于她。
“额娘帮宁儿虑的如此周全,费心谋划。宁儿真是无以为报了。”
“我这样安排,一是欠你母亲许多情,二是希望若你一日不败,一日也能荫蔽这个家。这样就算我的心没有白费了。”庆寿说了这句话有点气喘。她歇了歇,又说:“你自小在宫中,天资又好。日后的路要怎么走,其实早已无需我了。只想你不要负我,更不要负你母亲。”她摆摆手,不再看恪宁,翻身向里面躺下,也不再说话。
恪宁明白,她并不想在自己面前流露出女人的柔软和苍老。或许她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个家中的孩子,又或许,全然不是那样。她的沉默表明,她已完全对自己尽了心。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她对着那背影行了个大礼。慢慢退了出来。又与兄嫂叙谈了一番。直到傍晚才回来。
夜静更深,独自一人的时候。她才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些事。她终于还是走回了那条老路。她一直觉得自己受着母亲的操控摆布。其实并非如此。她任性好斗,从不肯低头。直到现在也没有变过。是她自己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这几年来,她只是停滞不前了,却未曾偏离过。
阿奇回来的时候,满街上的桃花开的正盛。她急着赶回府中见恪宁。无暇顾及这些。偏偏道路上人群拥挤,如节日一般。隐约听到百姓们谈论午时在菜市口斩乱党人头的场面。阿奇暗想,这是看了热闹回来。她只好先下马,穿行于人群之中。
忽然人们一阵骚乱。远远就看一队马车在挤满百姓的大街上,不顾一切的疾行。许多人躲闪不及,互相踩踏。阿奇手疾眼快让到一边。华丽的车队耀武扬威的奔驰而过。直到车队走远,人群中才有人小声抱怨。阿奇拉住一个小贩打听这是什么人。那小贩尚且胆怯,不敢张口。阿奇便拿给他几块碎银。小伙子果然喜笑颜开,小心翼翼道:
“那是当今太子爷身边的大红人。只听说那是长的像天上仙人一般的样貌。谁也没见过。最近经常到城外游春。每次出来都是如此。就是撞死个把人,也没哪个敢告官啊!”
“哦。”阿奇一听与太子有关,也就不纳罕了。只是好奇道:“太子的女人怎么这样随便,四处乱逛。也忒是没有规矩了。”
“这位小哥儿可是外乡人吧?”那小伙子看阿奇一身男装打扮,还以为他是男人。阿奇顺水推舟点点头。
“怪不得,那车里的人啊。”他凑过来好想要说一个天大的秘闻一样。“是个爷们儿!”说完,还很促狭的冲阿奇挤挤眼睛。又说:“这京城有钱有势的老爷们,现在就好这口儿!”
阿奇脸一红。别过脸去。看远远的那车队扬起漫天尘沙。待一时人们渐渐散去。她才认蹬上马。一路回来见恪宁。
恪宁从阿奇手上拿到归绥牛玉声的手书。她之前从未插手家中银钱之事。外祖父和母亲到底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