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3/4 页)
林峰即刻从海上和陆地上的军队汇合,这些日海军一直在为大军运送粮草,连一只敌军舰船都没有遇到,他们早就闲的蛋疼!这时接到陶侃要求合兵的消息后,海军意识到可能情况有变,将有大战发生,于是他们很快就遵命前来与主力汇合。
晚上,几个部下来到军帐劝说陶侃出兵打下带方郡治所带方县,他们觉得虽然陶侃的安排没有什么遗漏,但是大家来干什么来了!一是,开疆扩土,为国争光;二是,也是为了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这个时候有私心可以理解,他们大部分都希望尽快打败百济。众人觉得大军一直待在带方不是办法,还不如趁着百济尚未摸透我们底细的时候出击。听着几个属下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着。
陶侃一拍桌子大喊一声:“怎么?你们要反不成吗?”
眼看主帅发怒,一名都尉急忙说道:“大人,息怒啊!我们是来劝说——”
陶侃打断他的话道,“劝什么?大军深处的地带是山高林密,最忌轻兵冒进,万一中了敌军埋伏该如何是好?打了败仗还算小事,若耽搁了陛下的谋划我们可就罪该万死了。作为一个将领胜利重要,但是如何在符合国家战略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更加重要。现在你们是不是应该关心一下士卒的训练情况?至于作战计划,几日以后本将会有打算。”
几个属下被陶侃驳斥地都没有什么话说了,全都低着头回去了!
第二百零六章 伏兵四起
众人离开之后,陶侃这个气啊!除了姚戈仲、李雄二人外其他人的水平显然有限,虽不是无能之辈,但根本不能独当一面。到了现在大军派出的谍报人员已经打听清楚百济国内的情况,显然百济已经知道了大晋军队的到来,他们已经有了防备,正倾全国之兵准备抵抗大晋!
百济军队少说也得有十七八万人,大晋军队在虽然强大,但装备再精良,一旦遇到大军围困伤亡数字一定会很多!万一再久攻不下,那个后果不堪设想啊!
马韩人这回可真急了!在让晋军在济州岛待下去,恐怕马韩就要亡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马韩的伤亡越来越大,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盼望大晋的援军。
三月十六日,林峰率领的海军终于到了带方。大军合并一处,随后几日陶侃就发现问题了,数万大军消耗的粮草完全依靠海路运输,有点跟不上大军所需。这样下可不行,万一遇到什么问题,粮食出现短缺那军队可就完蛋啦!
于是他赶紧找到林峰商量此事,最后两个人想出来一个主意。林峰说道:“我们不是要节省粮食吗?这方圆几百里都是大山啊!野兽有都是啊!我们就让士卒上山打野兽充饥啊!即解决粮食不充足又能增强士卒的身体素质啊!两全其美的事情啊!”
陶侃接着他的思路说道:“同时你们海军也不能闲着没有事情做,全都出海打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陶侃一直按兵不动,是因为他深知在异国他乡作战,军事行动一定要谨慎。
此时百济国早已知道大晋援军来了,百济国王听说之后对大晋人恨之入骨。眼瞅着百济即将灭掉马韩统一半岛西南部,在这个节骨眼上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怎能不让百济上下恼火。
在百济王宫内,百济王正在与群臣商议对策。百济王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的望着文武百官道:“各位,如今大晋派兵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百济国相愁眉苦脸地说道:“大王,大晋三万大军离我们不到五百里,臣认为我们还是赶紧将南方的军队调回来防守都城比较保险。况且我们出去的使者去联系高勾丽联合打击大晋的军队却一直没有消息啊!”
百济王听到的这样的消息脸上的笑意顿时消失了!再座的各位将军都知道大晋的军队可不是马韩的军队不堪一击啊!
百济国内大将朴仁锡不以为然的说道:“丞相你们都多虑了,以臣看来大晋军队根本不不堪一击。”
“哦?朴将军有何妙策?”百济王闻言大喜。
“大王,大晋三万人劳师远征能干什么啊?再说大晋内部的情况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们在南北都有几个大敌,因此对方绝不敢将国内的主力调过来,只要我们坚壁清野,以逸待劳,争取将对方消耗在城池下。”
“你们也看到了他们的粮草主要依靠海路,必定不会宽裕。臣听说他们陆军开始打猎,海军开始打渔以节省粮食。你看他们离我们五百多里可是他们没有任何进军的计划,这说明他们这是在观望,不敢贸然出击。”
“大王,只要我们灭到马韩的军队,那么大晋军队必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