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娘以及列位大臣的面,说说你的长女跟贾谧大人到底有没有私情?当初皇后到你们家说亲的时候,到底定的是你家长女还是次女?你们王家到底跟皇后娘娘说清楚了吗?”
“这,这,这……”王衍满头大汗,不知该如何开口。
“王大人可要想清楚,因为一不小心你王家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司马遹的话像冬天的寒风一样,让王衍感到彻骨的寒意。
“殿下,不要听这贾谧胡言,下官的女儿自幼养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何能与这厮有了私情,请殿下为老臣做主,还下官女儿一个清白!”
最后王衍为了家族的命运不得不赶紧撇清跟贾谧的关系,本来王衍的打算是将大女儿配给当朝皇后的外甥,以便保住王家现有的荣华富贵;另一个小女儿则许给太子,这是为王家将来的做铺垫。
可现在看来这件事情明显是得罪了太子,为了不给将来王家留下祸患,王衍说啥也不愿意与贾家结亲了。因此瞅准时机,他便赶紧上前向太子呈明心迹。王衍的话算是为这件事来了个盖棺定论。
“皇后娘娘果然圣明,那贾谧果然是个小人,好在娘娘已经对他惩戒一番。不过,对于太子妃的人选问题,儿臣还有几句话要说。”
“讲!”
贾后现在恨不得将司马遹的嘴撕烂了,看着他得意的样子,贾后根本不想多说一个字。
“太子妃将来是要母仪天下,个人德行非常重要。刚刚经过王大人证明,在场列位臣工都知道这王家大女儿跟贾谧根本没有任何私情。但是人言可畏,将来难免还是会有风言风语传扬出去。因此,本宫认为王家长女已不宜成为太子妃。”
“什么!?殿下,殿下,刚刚都是贾谧胡说的,臣的女儿绝不可能跟别人有任何私情!殿下,殿下,何故要取消婚约?”王衍急了,刚刚得罪了贾家,如果这次不能搭上太子这条线,他王家就死定了。
“王大人莫急,刚刚本宫已经解释清楚了,就算是中书令家的长女是清白的,也不宜成为太子妃。”对于王衍这种骑墙派,司马遹可没有任何好感。
“太子可有人选?”辅政大臣张华开口问道。
“本宫是这么想的,既然娘娘已经定下了王家,而且闹得是满朝皆知,要是这亲结不成的话,恐怕满天下的人都要嘲笑皇家办事无力,到那时皇家的脸面何在?因此,本宫觉得这太子妃还是从王家选比较好。”
“殿下的意思是选下官的小女儿进宫当太子妃?”王衍没想到最后关头太子又抛过来一根橄榄枝。
“嗯,不错,本宫就是这个意思。同时王大人的大女儿也送进东宫吧,省得将来因为本宫不好嫁人。”
“谢谢太子殿下大恩大德,谢谢太子殿下大恩大德!”
王衍就差跪下给司马遹磕头了,众人也纷纷赞扬太子仁德。只有贾后一人满脸铁青,但是目前大局已定,已经不是她能改变的。果然,没过多久,陛下下旨,将王家两个女儿全都指给太子,并等太子成年后,就要为其举行婚礼。
第二十章 慕容廆崛起
五年前,公元285年,辽东北,黑云压城。
城外,山丘上,一个男子孤独的身影在凄厉的夜风中分外萧索不羁。男子约莫十七八岁,身形挺拔健硕,足有八尺之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92米),鼻梁高挺、皮肤白皙,深陷的眼窝里一双清目波澜不惊。一身麻色粗布长袍,却难掩他周身冷傲华贵之气。又一阵朔风掠过,男子不禁深吸一口气,仿佛利器切割一般精致的脸庞一下子生动起来。
突然,漆黑的苍穹中,三支火箭倏地腾空升起,眨眼间,城内火光冲天宛如白昼。男子平静的双眸顿时荡漾起来!
他是慕容廆。
是慕容家独一无二的慕容廆。
是几岁大就被西晋安北将军张华惊叹为“命世之器,匡难济时”之才的慕容廆。
城内厮杀声阵阵传来,他的呼吸开始急促,眼中霎时滴下泪来。泪光中,两年多前的风雪之夜,那场撕裂了亲情的血光之灾再次浮现慕容廆跪在父亲的灵前,刚刚十五岁的他骤然面临生死险地:父亲慕容涉归刚刚下葬,叔父慕容耐竟公然在氏族大会上宣称侄子年纪太小,应该由他来掌管部族;其余的部落首领要么随声附和要么保持缄默,而自己的异母哥哥慕容吐谷浑也是一声不吭。
“少主快走!慕容耐已经派人来抓你了!”
一阵马蹄声伴着急呼将仍在父亲灵前沉祷的慕容廆惊醒。是慕舆大叔的手下,父亲死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