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2/4 页)
口落户也明显没有其他州省的多,其实这也是因为雪州连着大辽边界,两界时不时有战乱发生,时不时的就打了起来,在这边境驻扎生活的百姓,也并没有多少,都是怕遭受兵灾无妄,所以大半部分在雪州居住的,一半就是镇北王的九十万,甚至接近于百万的大军,还有一些喜欢战争的百姓,在两国边界打起来的时候,自己就能上阵杀敌,有战斗能力,杨道刚来雪州的时候,就深深感受到这里的民风十分彪悍,就连七岁的小儿,都能骑马上马,拉起几十斤重的石锁,这些在雪州居住的百姓,个个都有武力在身,战乱起来,自保不成问题,甚至有的还能杀敌一二,立个军功什么的,打个封赏,其实杨道在帅府琅嬛书屋中的史书中曾经偶尔看到雪州的边关百姓,军队,有时候军队和百姓联合起来退敌,上下一气,平分战功,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如果不是这样,凭借镇北王区区接近百万的军力,又如何威慑的一个国家几十年不敢轻举妄动?
整个镇北王大军中,呈现环状分布的军营,一营至四十九营都是如同环的两边,附着分布在镇北王军队两边,而中间环状的枢纽地方,却分布着整整五十个jīng锐营,将镇北王紧紧守护住,铜墙铁壁,超强防御,遇到战事的时候,往往都是分布在环外边的士兵先遭殃,有时候外边的士兵,就是起延缓敌人,让zhōng ;yāng有足够时间反应,做准备,说实了,其实就是炮灰而已。
不过机遇向来与风险是并存的,虽然边上的士兵大营很不安全,时时都要防备敌人,但是这也是个机遇,因为敌人袭击过来,首当其冲,如果能成功拦截,甚至击杀打败的话,那就是赫赫无上战功,镇北王爷压不下来,掩盖不住,不说在镇北王这里,就是上报朝廷,也是加官进爵,风光无限,前途一片的明朗,而有的jīng锐士兵,走路子的也会来到边上军营发展,就是为了立下战功,抢夺功劳,加官进爵,谋一个好前景。
不过要立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战场上刀剑无眼,四面八方都是cháo水般敌人,被杀死的危险也十分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后援,身边有厚实的jīng锐掩护的话,武圣在里面,也百分百会被斩杀,在战场上,战争的世界里,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地仙也要死,武圣也要死,甚至武皇。武尊都要死,在这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地方,往往都会衍生培养出jīng锐,强大的士兵手下,也是磨练人最好的地方。镇北王安排杨道到三营,不是镇北王叫杨道去死,强制吩咐下来的,而是征询了杨道意见,由杨道自己挑选的,这是杨道自己的意思。
其实每一个有点背景的富贵子弟来军中历练,虽然表面上要尊重主帅,听从将军元帅的命令,但其实根本就不用搭理元帅将军什么的,完全可以我素我行,而这些将军元帅,也不会不识相的来找茬,因此虽然雪州是镇北王的地界,整个镇北王大军都是镇北王的军队,他的兵,但是在军中的关系,也错综复杂,背后总离不开那些大家族,大世家的影子,甚至镇北王爷身后,也离不开这些影子。
杨道顿顿管肉,还开设武堂,传授神通武道这个事,刚开始分布下去,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如同瘟疫一样,传遍了周围十几个军营,几乎短短几个时辰之间,一营至十二营的指挥使,都身后跟着几个伍长,来到了杨道的三营之中,而杨道也出面迎接,谈话,这是一个景象,而在士兵之间,这却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议论纷纷,要知道改善整个营的士兵伙食,就需要无数的钱财往坑里填,其实这些处于边界的士兵,时常要面对第一线的危险,本来伙食应该很好,士兵顿顿管肉,但是朝廷的军饷,压根就根本不可能养活这百万的大军,国家一年的税收,也不够养活这些士兵顿顿吃肉,要知道大易不仅仅只有镇北王一只大军,镇西王、镇南王、镇东王,还有驻扎在京城中的军队jīng锐,都时时刻刻伸着手向皇帝伸手,而如今大易的税收,并不高,所以要养活士兵,并不容易,而往往都是军队与附近的百姓联合在一起,由百姓将多余的提供给军队,不过这样也并不足以填补军队这个无底洞,因此虽然军队中士兵都一样,但是因为伙食的高低,jīng锐和一般士兵之间就会拉开差距,而这些空挡填补,正是那些富家子弟,大家族,大世家的天堂,而镇北王爷乐得如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显然身为一军主帅,也只能放任这样的事,否则每天百万大军的粮饷,伙食,光烦就能烦死人了。
此时听到杨道改善整个三营伙食,顿时附近十二营的指挥使,都奔了过来,一方面是参观参观,看这个事实是否是真实,二是来看一看,杨道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