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见上一面,可想而知对自己这一家人她厌恶到了何等地步!
这个人跟柳氏,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春霞无不嘲讽的想道。
未来有这么一个婆婆,春霞简直不能想象怎样在她手底下讨生活。
“东南!杭东南!你这没良心的兔崽子,你还不给我回来!非得你娘我亲手拉你才肯挪脚是不是?”片刻不见儿子出来,叶氏那边又嚎了起来。
杭东南心里没来由一阵烦躁,高声道:“来了!娘您别喊了!”
“对不起,我先回去了。”杭东南正色道:“我不会再让你们为难,可是阿霞你放心,咱们的婚约不会不作数!”说完扭头大步离开。
春霞嘴唇张了张,久久无言。
帮着母亲整好了菜地,担了一担水浇下,从周婶那里讨了菜秧种好,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晚上的时候,春霞又跑到周婶家去窜门,见竹篾片已经削好了便在灯下开始动手编制起来,准备编一个圆形的簸箕,这样一个直径半米的簸箕能卖六七文钱,若是熟练,材料也充足,一个小时就能够编好一个。
只见春霞熟练的将竹片达成架子,双手十指翻飞如燕,细密有致的一路编织过去,很快便具了雏形。周叔和周婶见了不禁眼睛一亮,连声称赞。
春霞闻言便将手中的这个停下,拿起竹片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教给周婶和周叔和他们的儿子周经。
这本来就不是多难的事情,春霞教的又认真仔细,很快他们便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不一会儿便编得似模似样、光滑平整了。
“婶子我得先回去了,你们先练练手吧,明晚我再教你们怎样收边!”春霞见时候不早便起身告辞,顺便交代了一下收边需要用较为宽粗稍厚的竹条,还需要削得尖尖的竹钉,让周婶和周叔提前准备了。
周婶和周叔一家三口刚刚上手兴奋劲正没过,连声答应了,送了春霞出去回来便继续编。第二天晚上春霞来的时候,好家伙,厢房里堆放着十个半成品等着收边的簸箕,周婶笑着说有的是昨晚三人编的,有的是她今天闲着无事赶着编的,春霞不禁大为感慨,照这速度,没几天便可以再次进城了!于是她又陆续教了他们编竹篓、扁篓、撮箕、箩筐等,周叔、周婶更加感激不尽。
加更送到!求收藏啊
第45章 谁下的套子
春霞和父亲依旧每天忙着进山采蘑菇,春霞对山里也很熟悉了,便说服了父亲跟他分开各自寻找。毕竟这种事情靠经验,但更靠运气,两人分开走能采到更多一些。至于彩霞,他们是坚决不让她上山了,留她在家里和杨氏做家务,顺便将还有一点地里没收回来的红薯和芋头收一收。
杭东南没有再上左家的大门,可是每天早上,左光起来挑水之前,门口的水缸中、包括檐下的一对桶中都盛满了清水。左光和杨氏不禁叹气,同时也甚感欣慰:这孩子真的是个好人啊,小霞将来的日子不用他们愁了!
这天一大早,春霞照例进山,没想到在一片杂木林中寻找蘑菇的时候不留神踩到了不知谁下的鸟套子中。
对于一个研究中草药的中药师来说,大山是春霞最熟悉的朋友,以前她一年之中几乎有大半年的时间是在山中度过的,对于大山以及靠山吃山的农民、樵夫、猎人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这种鸟套子她以前也见过,用麻绳和弯曲的竹弓制成,专门用来捉在林间觅食的山鸡、鹧鸪、野鸽子等野鸟。
这鸟套子做的十分精妙,麻绳套在脚踝上很紧,更可恶的是一头缠绕着一旁粗大的树桩,扯都扯不走,除了解开没有办法。
“幸好不是个兽夹!”春霞嘀咕一声,便坐在地上慢慢的解起来,累得手指头发麻也还没解开。
“阿霞!你怎么了!”林中响起一阵窸窣脚步声,春霞一抬头,便看到穿着一身藏青短褐、绑着绑腿的杭东南出现了,见了她吃了一惊奔过来。
“真是冤家路窄啊!”春霞心中苦笑,便道:“不知哪个混蛋下的鸟套子,我不小心踩上了!”
“有没有伤着?你别动,我来!”杭东南连忙上前,从绑腿中拔出一把小巧的匕首,毫不犹豫将麻绳斩断。
自由了!春霞舒了口气站起来,拍拍手笑道:“不管怎么样谢谢你了!”
“不、不用谢我!”杭东南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陪笑道:“唔,那个,这套子是我下的,我——”见春霞细细的柳眉一挑,杭东南连忙说道:“我不知道你会来这儿!要是知道我肯定不下这儿!你别生气,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