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你还有问题要问吗?”他转过头,用一种奇怪地眼光看着我。
我不能看见他的脸,每看一眼都令我昏厥。他有一张既充满个性,又无可挑剔的脸。即便是他的侧影,也是那样完美,可以用来铸成金币。
“没有了。”我两手一摊。
“你对陌生人的好奇心就只有这么多吗?”
“只有这么多。对不起,”我不得不指出来:“你一直在超速。”
“你害怕高速?”
“我害怕警察。”
“现在没有警察。”他淡淡地道。显然,他经常超速。
他好像只开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我们学校的大门口。大门口里有门卫,任何车辆不能入内。
“谢谢你,停在这里就可以了。”我连忙道。
“你住的地方离门口远吗?”
“不远,走走就到了。” 我不想多麻烦他。
他找了个地方停车,然后下了车:“如果不介意的话,我能送你到宿舍门口吗?现在太晚,就是学校里面,也很不安全。”这话若是别人说,便显得得殷勤做作,而他却说得很坦然,一副十足的绅士派头。
“不用不用……真的不用!”平生不曾被人如此照顾,我受宠若惊,连连摆手。
“你知道,如果我送你到这里,而你走着走着突然失踪了。从法律的意义上来说,我就是第一号嫌疑。”
我看着他,无声地笑了。
走了几步,他又说:“我可能走得有些慢,你不介意吧?我知道你拔腿一跑,顷刻就到。可是,这条路看上去很黑,两边都是树林。我宁愿你拿出耐心陪我慢慢走。”
——为什么这个人总是这么客气呢?
我大声说:“当然不介意。”
他走得其实并不慢,但显然这不是他常用的速度。
“你来过这个校园吗?”我问。
“没有。”
“可是,你一定上过大学,对吧?”我又问。
“为什么?难道我看上去很有学问?”
“嗯……也不是。你英文很好。”
“我在国外读的书。”
“哦。那为什么你又回来?据我所知,这里好多人唯恐不能出国。”
“那我就算少数人吧。”
我有很多问题想问他,但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初次相识的人来说,都不合适。所以我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
我希望这条路让我们不停地走下去,只可惜,宿舍终于到了。
“谢谢你送我回来。”我真诚地看着他的双眼。
“晚安。”他淡淡地说。
他目送我走进大门,然后转身离去。我知道他还要独自走至少半个多小时,才能走到校门口。
我突然有一种想要陪着他走回去的冲动。但我克制住了。
4
我以为第二天还可以见到沥川,他却没有出现。我对他了无期待,更无非份之想。在我看来,他的好意来自一种教养,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并非只对我一个人如此。自从见他第一面起,彬彬有礼就是我对他最主要的印象。不过下一次遇到他,我一定要请他喝咖啡,以示谢意。
渐渐地一个月过去了,晚班的人再也没有见过沥川。倒是又有传闻他曾数度在早餐时间光顾,我从不上早班,对此无从可知。小叶倒是时时上早班,可是运气不好,一次也没碰到。再老的顾客不经常光临,也会被人遗忘。何况这条街俗称金融大道,俊男靓女并不少见,大款遍地都是。渐渐的,小童的注意力转向一位中年秃顶的男士,因为他开的是保时捷的跑车。而门边的停车场,日渐拥挤,以至于老板终于将两个残障车位减少到了一个。且大有取消之势。小叶为此据理力争。说残障车位存在于否,是星巴克管理者胸怀和文化素质的本质体现。也是本咖啡馆的特色之处。这么说,足以证明小叶对老板的商人本质太不了解。还是小童灵机一动,搀救了她。小童说,其实可以把残障车位与老年车位结合起来。因为这里还有不少开车光顾的老年人。一个位子,老年人和残疾人都可以停车,矛盾就解决了。
小叶知道,如果没有残障车位,那位叫沥川的青年肯定不会再来这个咖啡馆。他每次来都开车,说明他工作的地方离这里很远。他的腿又不方便,绝不会为了喝一杯咖啡,不辞辛苦地走过来。更何况北京的星巴克遍地都是。
那天晚上,小叶请小童吃饭。第二天小童对我说,小叶喝了很多酒,一边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