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汉朝的政治背景(第1/5 页)
中国真正的封建时代在周朝,即西周、东周。
东周后期封建制度逐步慢慢瓦解。
秦朝凭借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秦朝开始“化家为国”,统一中国,确立官僚帝制。
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对中国历史在政治秩序形成和发展中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认为中国是第一个建立现代国家的文明
福山在书中明确指出,中国在秦朝时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国家。
这里的“现代”指的是国家的类型,即一个靠非人格化的官僚体制来执政的国家。
秦朝通过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废除了井田制,推行了郡县制,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将传统的亲戚关系权力和地产制度转换成以国家为中心的非人格化统治,从而奠定了现代国家的基础。
福山特别强调了商鞅变法在创立现代国家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商鞅通过废除世袭官职,实行论功封赏的二十等爵制,以及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和郡县制等措施,成功地打破了传统的亲戚关系网络,建立了以国家为中心的非人格化管理体系。
这些改革不仅增强了国家的行政能力,还提高了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和战争能力,为秦国的统一和后来中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福山认为中国在古代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和责任政府,但他也指出了中国在这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例如,秦朝的法律体系虽然仍然服务于皇权,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普遍性和规范性;
同时,儒家的“民为贵”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施加了道德责任。尽管这些探索并不完善,但它们为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借鉴。
福山在书中采用了全球视角来审视中国历史的贡献。他认为,仅看一个国家是不够的,必须将其置于全球文明的背景下进行考察。通过对比不同文明的政治秩序形成过程,福山发现中国在政治秩序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和经验。
这些经验和贡献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认为中国历史对政治秩序有很大贡献,特别是中国通过秦朝时期的一系列改革创立了现代国家,为后来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在古代对法治和责任政府的初步探索也为后来政治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历史借鉴。
由于变化之巨大,秦王朝内在各方面的矛盾与问题随之聚集,难以调和,以至于仅仅维系两世就消亡。
随之而来的是天下大乱,刘邦项羽争夺天下,最终刘邦建立汉朝。
中国历史上,到了秦汉,中央有了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所辖各地方,不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
因此,中国的传统政治,在汉代已经有了像样的政府的职权分配。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7年。从汉朝开国时间算距今已经2226年。
两千多年前,汉代把“化家为国”的一系列举措、体制机制,落实并逐步完善。
这是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而且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皇室与政府之间职权是如何划分的。二是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这一时期的政治领袖,就是皇帝。
皇位是世袭的——父亲传给儿子。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一统六国后,通过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军队平定百越,国土面积扩大到了约340万平方公里。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版图。
关于秦朝的人口,不同来源给出了不同的数据。有数据显示秦朝人口约为2000万,但也有观点认为秦朝人口可能在2500万至3000万之间。 这些数据反映了秦朝在统一六国后,人口数量达到了一定规模,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汉时期,汉武帝时国力强盛,驱逐匈奴,将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后又设立西域都护府,将新疆地区 也纳入中原王朝版图,领土面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