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页)
系统的、连锁的,谁现在都是一下子讲不明白。”“民营资本进入汽车工业是迟早的事情,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果一个国家在发展汽车工业进程中,没有民营企业加入,完全依靠国外厂商或国有企业,能发展成了也很奇怪。”
李书福一向的论调就是要“打破汽车制造的神秘感”:“人们都说汽车业是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这没错,但是这两个密集其中没有奥妙。只要有钱就能买到技术、买到零配件、请到人、设计出好的产品。以前我们搞摩托车时,摩托车大量进口,别人也说我们不行,结果全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不是我们搞出来了?我们现在还大量出口呢!”
李书福认为吉利不会与中外大厂商直接对抗,“我从低端产品进入。我的车是卖给聪明人的———那些创业中的、又需要实用美观的交通工具的年轻人。只有走低端产品,才有可能把这件事情做成功。如果一下子从高端进入,跟一汽二汽上汽竞争,跟外国企业竞争,有难度,我要寻找市场的空白点。”
2001年11月9日和12月26日,吉利豪情和美日系列的4款车登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使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吉利名正言顺地扛起了民族汽车工业大旗,走上了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道路。李书福觉得吉利进入汽车的时机恰到好处,早3年政策更不允许进入,没有丝毫可能性,晚3年已完全来不及积累经验了。
2002年,吉利开始了高速扩张,全年销售汽车4.78万辆。2002年年初,吉利汽车已经开始产生盈利。2003年,吉利又投资49.1亿元在台州路桥区建成一个新的汽车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吉利开始了从家族企业向管理型企业转变的趋势———向管理型企业转变的标志是职业管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始逐步替代原有人员而进入公司的主要管理岗位。
2005年10月26日,北京,国家科技部报告厅。一场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如何走上强盛之路的讨论正在热烈地进行着。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李书福:驶入“快车道”的秘笈(8)
坐在环型会场第一排的,是中国主管汽车工业的重量级官员和行业专家,其中有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国家科技部专职委员陈祖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等。自然,还有这场研讨会的对象———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在会场正面的上方,“吉利现象———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研讨会”的大红会标十分醒目,而在窗外的大街上,则是由各种世界品牌轿车组成的滚滚车流,与以往不同的是,已经可以看到有相当数量像吉利这样的中国品牌轿车在其中闪现。
“中国汽车工业的强盛之路”,这个曾经令中国许多汽车人满脸尴尬、避之犹恐不及的话题,当天成了整个研讨会的主旋律。所有与会官员和行业###耆英,都对“吉利现象”予以充分肯定,有的甚至达到了赞美的程度:中国汽车市场的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吉利这样的中国自主开发企业所推动的;从吉利这些自主开发企业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
这些年来,李书福念念不忘的是“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走遍全中国”。在成功实现自主造车的同时,吉利及时跟进轿车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在此过程中,吉利逐步建起了一支强有力的研发队伍,为吉利汽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002年,吉利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在宁波基地下线。2004年,填补国内空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问世。2005年,中国第一台自动变速箱研制成功。2006年,中国第一台CVVT发动机在宁波基地正式投产……
是是非非?自主创新?鲶鱼兵法
2005年5月,吉利借壳成功在香港上市,一位汽车分析师评价说,“李书福俨然一个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
然而,李书福对此并不认同。“其实,我更看重的是管理。”他说,吉利作为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基础管理的建设与完善。要想与国际汽车巨头竞争,吉利在管理上就必须有所规范和创新。“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做到公开透明,让全社会都来监督。”
当初吉利汽车生产不成规模,好比“散兵游勇”,但随着产量和销量迅速增加,吉利正在变为汽车行业的“正规团队”,管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