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客栈……大概也不会留多久。”
叶七娘说道:“那住我家吧。客房也是现成的。”
苏听风愣了一愣,然后说道:“唉唉?这不方便吧大姐?”就算这里的民风比较开放,这也是一级文明时期啊……据苏听风所知,这里的民风应该也没有开放到武唐那种程度。
“没事没事。”叶七娘却毫不在意,说道,“我相公也认识你哥哥的。他肯定也很欢迎你住下来,只可惜没机会能跟你哥哥叙叙旧。”
苏听风顿时有点愣住。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硬是没想到姓宁的,与他也熟识的男人是谁。
然而这个时候,两人已经走到了客房门口。叶七娘伸手就推开了房门,然后转过身,让苏听风看见屋内的布置。
她笑着说道:“其实外公给的郡主府更豪华一些,不过我娘说要跟相公一起住小日子才和美。所以只好让你稍微包涵一下啦。怎么样,这屋子还可以吧?”
叶七娘实在盛情难却,苏听风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下来。
住个几天其实也没什么。如果马上回去,下次来的时候说不定又会隔个三五年,到时候难道还编个快雪时晴,浮花浪蕊的子侄儿孙出来?……苏浮花苏浪蕊什么的,真是听着就不像什么好东西。
叶七娘顿时笑了起来。
她的笑容依旧和少时一般灿烂,只是明显带了几分怀念。
30卷一廿四故人姻缘
晚上叶七娘的“相公”回来;苏听风仔细看了两眼;惊讶地发现了对方还真的是旧识。
大理寺少卿宁时墨;当初叶七娘击鼓鸣冤,他全程做的堂审。
原来这家伙当年还没成亲么?
他眨了眨眼,看着这位曾经一度敢对岳父岳母出言不逊的大理寺少卿,再看了看笑靥如花但还是觉得稍微有点童言无忌的叶七娘,突然觉得这个世界真是奇妙。
当初酒楼吃鱼粥;就听隔壁的食客对叶七娘和景白梦冷嘲热讽;如今叶七娘嫁了宁时墨,景白梦虽不知道怎么样了,但是她原本就名声远扬,又治好了伤,想来应该也不至于再给那些人讥笑。
苏听风却不知,说家世,论前途,整个京城里叶七娘怕是也找不出一个比宁时墨更好的对象了。两人虽说差了十岁,但是这年龄差在这时代是根本无人在意的。只是以往这般的年龄差,多数是续弦继室,叶七娘却托了宁时墨少时亲事不顺的福,顺顺当当嫁了宁时墨当原配妻子。
说起来,宁时墨的父亲原本出生大家,年少得名,母亲也是大家闺秀。宁父少时春日出游,捡了宁母的祈愿牌,对宁母一见钟情。两人都无亲事,便就此结了缘。后来宁父厌恶官场阿谀,从仕不及三年就执意要辞官归去,把老太爷老太太气得不行,把他关了禁闭。
结果不料儿媳妇一心向着自家相公,暗地里拾掇了嫁妆,偷偷把相公放了出来,两人趁夜就偷溜去了正南道云州。
两位老人家自然是气结。
宁父是家中幼子,上面还有两位哥哥,从小聪颖乖巧,因此也最受宠爱。宁母同也是家中幼女,反而比宁父外向一些,因此胆子也大上一些。两人若不是被宠得坏了,哪敢做出这种事情?
宁时墨长到十岁上,才有机会跟着父母兄姐回京探望祖父母外祖父母。他外祖家溺爱女儿,自然是发不出什么脾气的,一见到他年纪一把的母亲就抱住“宝贝心肝儿”地哭,把带了子女四人的宁母燥得不行,让宁时墨一行兄弟姐妹挤眉弄眼看了自家母亲不少笑话。
宁父却直接被关在了宁家门外,只放了宁时墨和其兄姐进去。
宁时墨的祖父有些别扭,祖母却很是慈祥,但这两人提到宁父却俱都气不顺。那时宁父在云州已有了不小名声,世人都以为其有名士之风。
要知道当时风气,世人最是看重大儒隐士。学问同等,当官与不当官的,在当时世人眼中气节就差了一大截。宁父只是本性率直,不擅官场往来,在市井茶肆之中却被捧成了名士高人,可见此时风俗。
但是这赫赫名声却消不去宁时墨祖父母对么子的怨气,每次宁父回京探亲,都保准要吃宁家一个闭门羹。不过他心思敏锐阔朗,也不恼,常常往宁府门口的外墙上一靠,就开始背诵诗文。
有时是小儿启蒙文章,有时是游记杂文,乡野趣事。仆役便进进出出,给宁时墨的外祖父递信,若是诗文,便只告诉背诵了什么,若是他自个儿的游记杂文,趣事短记,便在门内摆了桌子,一字一句由识字的仆役忙录记写下来,抄录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