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页)
来考了举人,自己将他接到京中照料,助他考进士,再把女儿嫁给他,不失为一段佳话。
便是江哲可能稍微差一点,在科考上并不顺利,江家毕竟也是大富之家,自己的女儿嫁过去,日子总归不会过得太差。
郑广平也是基于这种种,才会在好友离世之前应下这门亲事,然而事与愿违。
他好友的遗孀江李氏回乡不久,竟然就被江家的叔伯抢走了家业。
当初郑广平的好友死前求着郑广平把女儿许给他的儿子,便是希望郑广平能帮衬着他的妻儿,让他的妻儿免受欺凌,郑广平本身也并不介意这么做,甚至特地找人陪着江李氏回去,偏偏江李氏一肚子迂腐念头,一心觉得妇道人家不能违抗江家长辈,明明受了欺负,却也不抬出郑广平来——虽说当时郑广平还只是个小官,但用来震慑江家那些没有官身的人,却也够了。
等远在京城的郑广平得知此事之时,事情早已尘埃落定,江家的田地房子,也早已落到了别人手上,江李氏只拿走了自己的嫁妆。
郑广平有些无奈,也有些担心孤儿寡母的生活,但因着郑家家境远不如当初的江家,便也只能托人捎去了一百两银子,聊表心意,之后郑广平外放,更是一度和江家断了联系。
六年前,郑广平回京,才重新联系上了江家,然后就发现,江家的境况,竟是非常不好。
江李氏的嫁妆还算丰厚,按理要将儿子抚养长大一点不难,但她为人迂腐,丈夫去世之后,觉得寡妇门前是非多,为了不惹人闲话,竟是整日里连家门都不出,只让下人去打理那些产业。
她的下人本就不是什么忠仆,她又不会管人……那些下人起初只是偷奸耍滑,后来干脆就欺上瞒下吞了她的产业跑了。
郑广平得知这些愈发无奈,只能托人送了两百两银子过去,让江李氏好好教养江哲。
江李氏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是剩下一些田地的,二百两银子,更是足够寻常人家舒舒服服过上十年,便是读书花钱多些,一年四五十两银子也足够。
而等四年过去,江哲已经十七八岁,想来定能考个秀才,然后进京来找自己……
郑广平是这么想的,但他没想到的是,那江哲竟然跟他父亲全然不同,压根不是读书的料。
四年过去,别说秀才了,江哲连童生都没考上。
两年前,郑广平恰好有事回乡,便去见了那江哲。
这是郑广平在江李氏带着江哲还乡之后,第一次见江哲,而他见过之后,便大失所望。
江哲资质愚钝也就算了,江李氏总是将他拘在家中读书,竟是将他养得不通俗物,完全不会待人处事。
郑广平自幼家贫,很欣赏那种家中条件不好,但依旧发奋读书,取得功名的人,但江哲……
明明江家已经没什么钱,江李氏却还是给江哲配了书童,给他吃好喝好,江哲一个十八岁的男人,竟是连衣服都不会自己穿。
这也就罢了,这人见了他,竟是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腼腆地过分。
郑广平不可避免地后悔了,后悔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江哲。
他为官多年,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既然后悔,他便和江李氏商量,要退了亲事,当然,作为补偿,他会给江家一些财物。
本身当年的亲事,便只是口头定下的,要退亲简单的很,然而郑广平想要退亲,江李氏却并不乐意。
丈夫去世后,江李氏就把儿子当成了希望,她一心想要儿子出人头地,考上进士,好让那些欺负了他们母子的人后悔。
她儿子读书不成,她就逼着儿子日夜苦读,让他除了读书什么都不做,但即便如此,她的儿子依旧读不好书,后来,她就把希望全都放在了郑广平身上。
郑广平虽说不曾身居高位,却也用已经爬到了正五品,在她看来,郑广平如果愿意提携她儿子,她儿子一定可以出人头地。
结果,郑广平竟然要退亲!
江李氏无论如何都不愿意。
郑广平见她这样,不想跟个妇人多做纠缠,便直接表示,说是这婚事一无信物二无人证,算不得数。
江李氏闻言,勃然大怒,指责郑广平忘恩负义,受了她丈夫的恩惠,却对他们孤儿寡母不闻不问。
却原来,郑广平年少时家贫,很多书买不起,便时常向江哲父亲借书来看……郑广平确实是受了江父恩惠的,但那恩惠,不足以让他赔上女儿一辈子的幸福。
而且江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