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3/4 页)
,心态上倒也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当然,另外的原因便是因为真正的阴谋诡计之类的还不曾出现,一切都是放在明面上的。
许安绮最近的事情又多起来。一方面要操心生意,虽说暂时搁下了很多生意上的拓展项目,但是许墨总还是要经营下去。另外一方面便是要应付官府的审查。银钱打点只能顶一时,严知礼在后面是铁了心要办许家,那么这些官差即便拿了好处,但也不会手软。
还有便是官府的插手,外人不知道情况,难免会从个各方面进行猜疑。许家如今并不是孤军作战,很多依附于许家的墨商那里要怎样安抚,也是一件需要斟酌的事情。要让大家都安心,也确实有些伤脑筋。
不过若说麻烦,也不仅仅只有许家,参与到事情之中的几方都有各自所要面临的问题。
曹家已经联合的一批人,这一次声势浩大的倒许运动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不过,要真的从生意上挤压许家,按照曹家眼下的实力已经无法做到,因此所做的还是人脉上的博弈。拉拢和反拉拢一些原本在许家集团中无法占据核心地位的商贾们,受到了影响,严知礼严大人铁了心要灭许家的传闻还在不同的场合被人提起来。
但在许宣眼中,这些都不算什么,曹家在这件事情当中原本就是搅屎棍的角色。眼下局面被搅乱了,受到影响的也多是一些小商贾,虽然看起来有不少人,但因为本身实力不值一提,即便加起来损失也不算太大。而真正有实力的商贾,因为和许家捆绑得比较紧密,基本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眼下事情还没有明朗,暂时并没有受到动摇。不过商人逐利,如果许家在这个过程中真的露出颓势,那么离心的局面也就会出现。
局面算是僵持住了,在严知礼这里,原本的打算便是准备找出许家的问题,安上一个坑蒙拐骗的罪名,将之办成奸商,随后批判一番。但是几天之后,也就知道这样的想法大抵是行不通了。
“许家表面上还谦卑的,不温不火,让人找不到把柄。眼下执掌许家的是许安绮那个丫头,但是这样的行事手段,颇为老练,不太像是她这个年纪该有的。”这日李毅在书房里同严知礼谈起这些,语气有些感叹。
“背后有人啊”
“许家经营这些年,出几个会办事的人也不属正常。我知你心中所想,但这些事情未必真的是许宣在做。先前我等已经见到他在文学上的才华也听闻他的经商的手段。但其实说起来,无非是有了几款好墨。还有他原本那个临仙楼,被于家那小子烧掉了,眼下在重建”严知礼咂摸着说道:“临仙楼的经营也是如此,不过是推出了一些新奇的菜式花样罢了,那些所谓的传单之类的也只是小道。”
“他的性格总归还是轻狂的书生,这事情或许是他人所为也不一定他毕竟只有这样的年龄”
李毅闻言,皱了皱眉头,欲言又止了一番,终究还是出口说道:“若真的是他呢?”
比起严知礼而言,李毅对于许宣的了解总归要多上一些。一般而言,深入了解一个人,分析其专长,弱点等等。这样剖析的过程就能基本上认清一个人。但是许宣这里,这种惯常的经验有些不太适合。起先对他的才华有所怀疑,但是“文魁*”之上对方展示出来的一些东西颇有些骇人。这一次的县试,虽然李毅背后使了阴谋让他没有办法参加科考,但是随之而来的依旧是震撼。
黄家的黄于升居然考中了县试的案首,虽说县试的排名有着很大的主观因素,能不能成为案首,大抵而言也是严知礼一念之间的事情。但是既然能够成为案首,也证明了黄于升在县试之中的表现确实是突出的。
在调查和了解许宣的同时,李毅自然也不会放过他身边的人。比如方元夫,作为许宣的好友,又是罗长生的徒弟,自然是调查的重点。黄于升自然也是这样的,原本作为纨绔的一个家伙,眼下居然考中了案首。这几日,外间的传得沸沸扬扬,据说因此还影响到黄家内部的权力交接。这些东西,李毅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随后心中就有些被吓到了。
一个人的名字反复在他的脑海中出现。许宣,这些事情背后都有着他的影子。他虽然不曾去参加县试,但是据说黄于升在此之前是跟随着他学习过一段时间的。这事情被人挖出来说了,几乎就要将许宣传成文曲星下凡。
即便知道许宣同黄于升友善,但是这一次县试严知礼依然将其定位案首。这其中也是有着一定考虑的。将黄于升定为案首,那么这一次黄家就要承严知礼的情,按照眼下的观点,严知礼对黄于升有着提携之恩。那么这样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