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页)
随同郭洪涛来的社会部部长刘居英见张令仪聪明利落又能干,就问她愿不愿意到抗大学习?张令仪当然愿意。“湖西事件”处理结束后,张令仪跟着刘居英来到山东分局。正值山东妇联筹备姊妹剧团,组织上就分配张令仪参与剧团的筹备工作。
过了很久,刘居英才对张令仪说了一件事,他说:“你两个姐姐都死了。我原来不敢告诉你,我相信你能挺得住。”
原来,张令仪投奔八路军学兵队后,在临汾读书的大姐也奔向延安,她乘坐的那只船在过黄河时翻了。二姐令德在护士学校学习时,因病死在岗位上。
张锡九的三个女儿只剩下令仪,就是粉身碎骨,他也要来见见这个女儿。
短短的几年,张令仪有了太多的经历。她在等待恢复党籍的日子里,比同龄的女孩成熟多了。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的消息传来。山东省领导机关要召开追悼大会,姊妹剧团连夜赶制花圈。牡丹花、栀子花、喇叭花、*……一朵朵洁白的花儿都是女孩们蘸着泪水剪出来的,每朵*有几十个花瓣,每个花瓣都是用剪刀,把一条条的细长白纸在手心里压成弯弯的*瓣,手压痛了,红了,肿了,没有人停下。追悼会这天,剧团向死难烈士献上花圈。陈若克作为山东省妇联代表,代表山东妇女与儿童在大会上控诉国民党反动派,不抗日却杀害抗战的新四军。当她讲到多少失去了丈夫的妻子,多少失去父亲的孩子,都在声讨杀人的刽子手,血债要用血来还时,字字血,句句泪。参加追悼会的人无不失声痛哭。参会人员振臂高呼“反对内战,反对投降”!参加追悼会回来,剧团的同志们都吃不下饭去,大伙商量写一个揭露皖南惨案真相的剧本,向群众进行宣传。张令仪以最快的速度将剧本写出。内容大致是:新四军家属,欢送自己的亲人北上抗日,战士离家不久,就听到被国民党杀害的消息,他的家庭同时遭到蒋匪帮的抢劫,强逼这位军属承认新四军是违抗命令而受到惩罚。坚强的大嫂拒理力争,誓不低头,大声呼喊“他们没有抗命”,被匪军拳打脚踢,大嫂奋力反抗……这出戏由张令仪演军属大嫂,倪振华演嫂嫂,陈立、王峰演儿子。排练时,张令仪完全进入角色,演得真实、动情,在指控国民党暴徒时,她声泪俱下,无法控制感情,最后连台词都说不下去了。在台下观看的分局书记朱瑞、秘书主任谷牧,妇联的领导祁青若、刘锦如、陈若克、戈明、李岩也都看得声泪俱下。
4、罗荣桓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
湖西“肃托事件”被制止了,大批干部和群众得到了解救,可是身为领导的罗荣桓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
有一天,他散步时,遇到了在第4大队一营当组织干事的陈忠梅。
陈忠梅是1929年后参加革命的红小鬼,曾在罗荣桓领导的第一军团政治部工作过。如果是在别的场合,罗荣桓见到他一定会亲热地谈一会。可是此时此刻,罗荣桓的心情很沉重,他一见到陈忠梅就表情严肃地说:“小鬼呀,你还记得打‘AB团’的教训吧?湖西事件又重犯了那种错误呀!”
这一事件为什么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教训是什么?我们党内为什么总是有人制造于革命不利的事件?罗荣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苦苦地思索着。
在这一段时间内,罗荣桓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红军时期肃“AB团”的运动。红军总前委对敌情估计错误,在红军中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肃反斗争,结果造成了乱捕乱杀现象。罗荣桓还清楚地记得,他当时任红4军政委,一位年仅十几岁的小战士也被打成了“AB团”,原因是他给被打成“AB团”的人买了酒和花生米,最后是罗荣桓救了这个小战士。当时有人说12师师长萧克也有“AB团”的嫌疑,准备抓起来,是罗荣桓保护了他。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红4军政治部通知说12师的宣传队长和一个宣传员是“AB团”,于是,师里立即将这两个人逮捕。提审时,这两个人不承认,一用刑,承认了,又供出十几个人。再抓,再打,再审,这十几个人又供出几十人,不到两个月,这个师抓了100多人。当时规定,捕人由各团决定,杀人由各师党委决定,不须向军党委和总前委请示报告。12师准备杀几十人。
就在准备动手的那一天早晨,12师领导感到杀这么多人有问题,萧克便骑马到军部向罗荣桓政委请示。罗荣桓和红四军军委秘书长黄益善接待了他,听了他的汇报。罗荣桓当即明确答复:“不能杀那么多人。”听了罗荣桓的意见,萧克心中有了底。他立即往回赶,救下了30多人。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