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可能只是某段线路接触不良,或是某一个小零件折断了。而这些小毛病,很多中国人几乎不费力气就给修好了)。最后,这样的企业当然也就经营不善,倒闭了。曾长期在非洲工作居住的剑虹先生所著《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一书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当地一个致命的弱点是缺乏经营、缺乏管理。过去外界援建的纺纱厂、农机厂、服装厂、罐头厂现在都垮了,几乎全部倒闭。为什么?原因就是他们不懂管理,确切地说,是“不耐烦管理”。不是我们不教他们,不是我们只“授之以鱼”没有“授之以渔”,而是他们已经习惯接受“鱼”,而不是“渔”。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的聪明更多体现在别处,比如体育,比如艺术。
卢旺达的一家中国援建的、可以容纳500人就业的服装厂垮了,原因是缝纫机坏了没人修。我们特地作了调查,发现根本没有大毛病,只是有的传动系统出点问题,齿轮大了,只要换一个就行,而备件明明就在那里,可就是没人搭理;有的半截针折断了,他也不拿出来,扔在那里。我的一个同行懂得缝纫机,只花半小时就修好了6台,有的只是用螺丝刀拨弄了一下,就重新运转了。
食品业也“钱”途远大。非洲过去是欧洲的殖民地,食品厂都是欧洲人所建,欧洲人走后,食品业就全垮了,非洲的饮食业态一下子被打回原形,倒退到很原始的阶段,只会煮(什么都往水里扔)和烤。许多非洲国家的矿泉水都要靠欧洲进口,啤酒和果汁都不能生产。我们考察了很多类似的工厂,因不善管理或“不耐烦管理”而垮掉的例子实在太多,结论几乎只有一个,非洲欢迎我们,甚至恳求我们过去管理。
养殖业在非洲也是“零”度。以赤道几内亚为代表的许多非洲国家居然不产鸡蛋。大使许昌才说,实在想吃鸡蛋了,只好坐飞机去外国吃。原因笑死人。论饲料,当地一点都不缺,论活食,更多,可是那鸡,就是不生蛋。我们过去一琢磨,谜底解开了——天太热了,太热了鸡当然不生蛋。中国农民就是聪明,把养殖场移到了半山腰——非洲高原,一上半山腰就凉快多了——鸡马上生蛋!又大又圆。
另一方面,从技术来看,如果说非洲技术落后针对的是中国传统的强势产品,那么中国在技术方面拥有优势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到非洲发展的许多中国企业,从事的却是中国传统上根本就很少产出的产品(至少去生产的人原先没有从事过)的生产。比如腰果,比如木瓜,比如咖啡、可可、剑麻等的种植和加工,还有鸵鸟、鳄鱼等的养殖。但是我们却看到,当地人并没有掌握种植或者加工的技术,无法将这些产业做深下去,甚至连简单的耕种、养殖都做不好。反而是外来的中国人迅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技术和技能,并且成为专家。
如果不是价值观、生活态度不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剑虹先生在该书中还介绍了这样几则信息:
1� 莫桑比克曾是世界最大的腰果仁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但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病虫害严重,规模生产日渐萎缩,产量大幅下降。
2� 坦桑尼亚是居印度、巴西、越南之后的世界上第四位腰果产量大国,但由于坦桑尼亚近些年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其国内腰果加工厂早在10年前就处于停产状态,故出口产品基本上以带壳腰果为主。坦桑尼亚现政府迫切希望重新恢复腰果加工厂的生产,出口附加值较高的腰果仁。为实现此目的,坦桑尼亚腰果局(CBT)希望通过邀请中方投资者合资经营,恢复腰果加工厂生产能力,扩大坦中腰果贸易,使双方从中受益。
3� 提起热带水果,人们自然会想到它的食用价值。但商品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加工程度上,级数越多,精度越深,价格就越贵。非洲大陆盛产热带水果,果品资源极为丰富,许多水果烂在枝头或腐于地上却无人问津,市场上饮料和罐头又是高价售卖。
4� 鸵鸟全身都是宝。鸵鸟羽毛曾是欧美地区盛行一时的高档装饰物;鸵鸟皮是一种高级皮革,经过现代工艺的加工,可以制成各种高级裘皮制品,售价甚至比鳄鱼皮还高;鸵鸟肉质鲜美,瘦肉率很高,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健康食品。一只两岁左右的鸵鸟售价约为2 000美元,商业价值十分可观。因有利可图,现国内已有多家养殖户,从非洲将鸵鸟引进中国落户养殖。
剑虹先生还介绍:
非洲人喜食蘑菇,但市场供应较少,非洲气温高,木材多,中西部非洲以及沿海国家空气较为潮湿,种植条件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