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很久以前,东蒙山一带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在蒙山望海楼下。住着巧珍和田壮一家,男耕女织,生活过的比较舒心,劳作之余,田壮勤学苦读,成了远近闻名的土秀才,十里八乡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请田壮帮忙;谁家受了欺侮,田壮主动帮助写诉状,打官司,因此得罪了当地恶霸王洪三,被关进山间大牢,狱卒们恶狠狠地告诉巧珍:“你们家田壮整天咬文嚼字,专和我们家老爷过不去,老爷吩咐,这次只准送笔墨纸张,不准送饭,关他七七四十九天,看他还写不写!”看着自己的丈夫饿在牢房,巧珍三天三夜吃不香、睡不甜,恍惚中梦见蒙山娘娘向她走来,说:“巧珍,别犯难,我传授你个法子:你把小麦磨成糊子,在烧热的石板上摊成饼,不就像纸?再把大葱作笔,豆酱当墨,还愁您的夫君没饭吃?”一觉醒来,巧珍照此去做,果然灵验,连忙带着自己摊制的煎饼,卷上大葱和豆酱给田壮送去,看大牢的见是“笔墨纸张”没多过问,田壮饥不择食把它吃个精光,就这样,喝着山泉水,吃着煎饼,红光满面,平安出狱后,发愤苦读,背着巧珍摊制的煎饼考上了状元。善良的巧珍,为报答蒙山娘娘的恩德,热心地给四邻八舍传授煎饼技艺,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摊煎饼在八百里沂蒙传开了。人们为了使用方便,把薄石头打磨的象圆形海龟一样,再磨制光滑,叫做“鳌子”,后改为生铁铸具,也就演化为今天的带“金”字旁的“鏊子”,巧珍因发明煎饼,被沂蒙山人供奉为“煎饼老奶奶”,煎饼由此又称“状元饼”。
就这么一愣神,王海明发现煎饼没了,菜盆也见底了,不由得对同桌的猪哥们深深的鄙视。
“海明,你做的菜真好吃,我长这么大,头一次吃这么好吃的饭菜”;“王海明以前在城里可是在星际酒店做大厨,做饭能不好吃吗”;“哎,要我说,王海明的手艺好,而且种的蔬菜也比我们强多了,看看,多么好的蔬菜”;“海明哥哥最棒了,做的菜好好吃”……
看着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王海明感叹,剔除了害群之马以后,这才像一个大家庭。
果然应了那句,人多力量大的话,不到五点钟的时候,平整地面的工作,碾压路面的工作都完成了。而且为了更好的排水,王海明还从小水泥厂运来几个排水管道,埋在路面下,方便流水。
剩下的工作就交给王健了,那就是铺设水泥路面。这虽然是一个技术活,但用不了多少人,所以王海明让大多数人都回家休息,只留下王健的施工队继续努力工作。
又经过一天的努力,王健的工作也完成了,这时,村里的修路大计,终于算是圆满结束。
“来了,来了”。王贵抱着一大串鞭炮过来,准备庆祝一番。而且完工后,燃放鞭炮,也图吉利,万事顺顺利利。
“我宣布,展明路,建设成功”。
第五十一章 草莓蛋糕
清晨,天空飘起了雾儿,随即越来越厚,漫山遍野,无一不笼罩在皑皑白雾之下。浓稠的白雾,竟然有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
茫茫的大雾四处蔓延,一朵朵如以云似絮,织成了一层层薄薄轻纱,遮住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房屋,盖住了树,眼前的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人们都好象被托了起来,悬在半空,如同进入仙境一般,产生出神神秘秘的感觉。
突然而来的鸟叫声,叫醒了正在沉睡的太阳,徐徐升起。王海明依然是早早的起床了,不过看到罕见的浓稠大雾,也就打消了晨练的原计划,改到空间中,世界树下面去修炼。
“到底用什么办法,来帮忙乡亲们”?既然他们满怀信心的选择自己,自己就有义务帮助他们。王海明一边平整这土地,一边思考着。
吃过早饭以后,由于后院得菜地里大部分都空了,王海明一边思考着,一边播种。自己有空间在手,可以时不时浇灌一点,也可以浇灌已经掺杂了空间水的鱼塘的水,可是别人没有啊!总不能自己天天跑去给他们浇灌吧,那样还不累死,还不安全,容易暴露出空间的秘密。
平整好土地以后,王海明拿出早已准备还得各类蔬菜种子,准备播种。“对了,我怎么没有想到”?王海明激动的跳了起来,既然不能浇灌,但可以在种子上做手脚啊,把种子放在空间河水利浸泡一夜,然后在播种。
虽然想到了一种方法,但还需实践的证明。于是王海明决定暂时停止播种,把所以需要播种的种子,都放在空间河水里浸泡一夜,到第二天在播种。
依然是第二天的同一时候,王海明取出了浸泡好的种子,辣椒种子,西瓜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