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页)
和芸娘也能绣些花拿到县城里卖。断不会拖累你们太久的!”
安木听到这话笑了笑,心想古娘子终于想通了,知道万事求人却不如万事求已。便笑道:“这事却是好办。下午我说好了,给你们五贯钱,这钱正好可以拿去租个院子,还能有些剩余。明天我就让李进叔到村子里帮你们问问,看看谁家的院子空着要租给你们。回头锅碗瓢勺椅榻之类的你们也不用买,我把家里的客房收拾出一套给你们送过去。”
古娘子千恩万谢的道了声谢,又拉着安木说了一会子话,才领着儿女们回了客房。
“大姐,他们住在村子里连块地也没有,将来可靠什么生活啊?”吕氏对古娘子颇有好感,忍不住开口说道。
“咱们能帮得了一时,怎么能帮他们一世?这路要怎么走,还得靠自己。当初,不就是没人帮咱们,咱们也走过来了吗?”安木啜了一口茶水,气定神闲的说道。
ps:
这本书,严重的点收比失调,收藏一千多,可是每天却只有八十个人左右订我的书。是不是写的不好?还是你们不喜欢看这本书?我这两天想了好久。决定开新书了,新书是乡土文,和我上本风格相似。大家说一说,你们喜欢乡土种田文吗?
这样的历史种田文,是不是真的没人喜欢?
☆、第67章唱曲
第二日,李进便放出了消息要替古娘子一家寻找住处。将村子里家中有闲房的选了又选,才定了李方家的闲房。
李方家中兄弟不多,就两个,早已经分出来单过,虽然大宋朝是不许百姓分家。但是儿子多了住在一起,总是会有摩擦,所以许多长辈都是在宗族的见证下,先将家产给分清了。如果遇到有征兵的年头,就要靠撅草棍儿抽长短来判定谁家去承担兵役。如果是普通的徭役,那就按年轮流。
所以,只要不是遇到那种不讲理的家庭,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扯皮事。
李方家的这套宅院里一共三间房子,屋后是伙房。古娘子被李进引着过去看了看,也颇为满意,虽然地方非常小,不过倒胜在干净,而且和李方就隔了一道墙,如果有个什么事情喊一声李方就能听到,沈娘子又是一个痛快人,当即同意古娘子若是租了院子,可以天天到她家里打水。
就冲着可以打水的原因,李进一下子付了一年的租金给李方。李方原是不想要,可是被李进说了几句,说什么亲兄弟明算帐,咱们虽然是同族的兄弟,不过我到底是给安家做事的,你若是不收房钱,将来出了什么事情也不好解决,这才算勉强收下了八百文一年的房钱。
安木请了两个村民过去先把院子从里到外的给收拾了一番,等到收拾干净后将一间客房里面的桌椅和床榻都给搬了过去。又让李进到铁匠那里帮着打了一套的锅,算是帮着他们将家给安了下来。
古娘子心里虽然有着不乐意,可是到底还是搬了出去。
等到他们走后,安木松了一口气。要是放在后世,哪里会有人肯这么尽心尽力的帮人啊?最多也就是借你点钱罢了。可是现在不仅要借钱还要照顾他们,如果他们在村子里被人欺负了,还得自家出头。
只觉得古代的宗族制,真是一个折磨人的制度。
因为不怎么相信古娘子所说的话,安木让李进暗地里去找一家经常跑河北路的商号,请他们去打听打听古娘子的家事。李进还没有去找商号。候押司就过来看大郎,听李进说了这事后,候押司笑道:“打听消息的事情,差役们再胜任不过了,让商号们去打听,还不如我遣了人去。”安木听他这样讲,便要给候押司五贯钱,请他派个人去。
候押司怎么可能会收她的钱,说过几天陈州就要往河北路运盔甲和兵器,他托个人打听一下就行了。不需要几个钱。不过就是请吃一顿饭的事情罢了。
往河北路。一来一回需要两三个月时间,所以这事就暂时的先放下。
就这样,古娘子就成了安家的亲戚。
用句吕氏的话来讲,古娘子倒是一个知情识趣的人。知道安家不可能收留他们,便搬了出去。没有赖到安家不走,如果他们真的赖着不走,安家是不能真的将他们赶走。这话一说,把安木气个仰倒,好吧,别人来了自己家,自己不喜欢的话还不能赶跑,这是哪国的道理。
古娘子说自己和女儿都是会针线活。安木便让李进领着古娘子去了几趟县里,找到了几家大点的绣坊,在那里收了些针织活回来,好歹也能补贴些家用。
隔了几天后,古娘子提了东西来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