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页)
李云心见老道悄悄退出去,就继续开始……看庙志。
大庆朝有“庙志”这东西。李云心从前知道“县志”,但来了这里之后,才听说“庙志”。
大庆朝的龙王庙一种比较奇怪的东西——他没法儿从原来的那个世界里,找到类似的“机构”或者“组织”来类比它。
只要有地,就可以建庙。无论是香火信徒集资,还是哪个大户独自出钱,建好了庙,去官府报备,说这是干嘛的。其他的庙,都没什么特别的约束,唯独龙王庙——会有一个义务。
龙王庙的庙祝,需要记录当年的雨情。
倒不是说要你将每一天的事儿都记录下来,而是说,某年大旱,某月某日几多几多人来庙里求雨,又是何时下了雨——逢此大事,就要庙祝记录下来。
李云心推测,是因为大庆朝没有“气象局”。于是某位高人一拍脑袋——得,龙王庙来干这事儿吧。
反正是求雨嘛。
但除此之外,这庙志里还记载了另外一些东西。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某一位庙祝开始记录,在某某次降雨前后……本地有几人失踪。这件事一旦开始,就慢慢地成了习惯,被一代代地保持下来。
李云心便是用一整个通宵的时间,看完了这庙一百四二十年来的记录。
然后他合上最后一本册子、用手指揉了揉额头,走出门去。
刘老道不在。大概是去打扫前庭了。这几天要过堂,又遭人诬陷、前庭来的香客少了,便也疏于打理了。
雾已经散去,李云心就坐在屋前的石阶上晒了会儿太阳。
他觉得,自己知道那九公子的真身了。
昨夜九公子已经说得分明,但他只担心通明玉简,只记住了,却没有深思。
九公子说——“进门之前你可曾看见我?哈哈,你是看见我的了。只不过……嗯,那夜我也无趣得紧,还在躲一个让人生厌的家伙”。
他说自己在进庙门之前,就看见了他。而他,在躲避什么人。
被两个剑士追杀的那个雨夜,他在摔进庙里之前,的确向庙宇的房檐,瞥了一眼——就在那个短暂瞬间李云心借着电光看到了极远处的一角飞檐。檐上雄踞一只乌青色螭吻,在沉沉雨幕中瞥了他一眼。
九公子……
不是妖。
他是螭吻。
龙的第九子。
第五十七章 闹鬼
尽管李云心对这个世界上有关“妖魔”的事情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推断出这个事实之后,心里仍旧生出了强烈的讶异以及违和感。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这话的意思是说龙这东西,生性好淫,走到哪里有了感觉看对了眼儿,就跟人来一发——跟各种动物来一发,生出不同模样的九个儿子。
问题在于,关于龙啊,凤啊,各种著名的妖魔鬼怪啊之类的传说,在他从前的那个世界,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久远到,令人弄不清楚到底是在远古时期真的存在过那些神奇的生物,还是人们编造附会出来的。
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再说有这些东西存在,他也就可以接受了。或许是因为两个不同位面啊或者次元啊什么的世界,因着某种规则,都产生了那些神异的生物。
但是……“龙生九子”这个东西,却是确定、是被编造出来的。
因为龙的九子这个说法虽然由来已久,然而有了确切的记载,却在一个叫做“明”的朝代。皇帝好奇龙的九子究竟是哪九子,就去问他的大臣。大臣们也听说过这说法,但同样不甚了了。于是根据自己模糊的印象,又脑补一番,凑出了几个确切的“龙子”来。然后,这事儿再慢慢流传,变得众人皆知了。
可是在他那个世界“被编造”出来的东西,眼下真的存在了。
李云心觉得有点儿难以理解。还隐隐地觉得,哪里似乎不大对劲儿。可这些微妙的违和感,很快被另一种担忧取代了。
龙生九子啊……
也就是说,见鬼了——还有八个。
另一点就是,信仰之力可以让妖魔变得强大。既然在这个世界,人人都知道“龙生九子”这种事、甚至还将它们的形象搞得到处都是……
那么它们定然异常强大。
……令这样强大的九公子都害怕的白云心,又会是什么东西?
不不不……不对劲儿。这世界上不该有无限制地强大下去的东西。
如果说这世界以后变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