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家男人到哪里去了?”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
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老婆婆讲了许多
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
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
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
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
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第二年,他辞去了华州的官职。接着,关中闹了一场大旱灾,杜甫在
那里穷得过不下去,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
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后来,因为
他的朋友死去,在成都没有依靠,又带了全家向东流亡。公元770年,竟
因贫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存起
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164 段秀实不怕强暴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了大功,威望很高,他怕唐肃宗猜忌他,
自己要求解除兵权,连手下的亲兵也遣散了。唐肃宗死去后,他的儿子李俶
(又名李豫)即位,就是唐代宗。吐蕃贵族趁唐朝西部边境空虚的机会,纠
合了吐谷浑等几个部落共二十多万人马打了过来,一路没遇到什么抵抗,一
直打到长安。唐代宗被迫逃到陕州(今河南陕县)。
唐代宗赶快请郭子仪出来抵抗吐蕃兵的进攻。那时候,郭子仪身边已
经没有兵士了。他临时召募了二十名骑兵赶到咸阳,长安已经陷落。郭子仪
派出将士在长安附近虚张声势,白天打鼓扬旗,晚上点起火堆;又派人进城
找了几百个少年在大街上打鼓,大叫大嚷,说郭令公(对郭子仪的尊称)带
了大军来了,人数多得数也数不清。吐蕃将领听了害怕了,抢掠了一些财物,
就逃出长安。
郭子仪又立了一次大功,唐代宗回到长安后,重新封郭子仪为副元帅。
过了一年,吐蕃、回纥兵又逼近邠州(今陕西彬县,邠音bīn),郭子仪派
他的儿子郭晞(音xī)带兵去协助邠州节度使白孝德防守。
郭晞仗着他父亲的地位,滋长了骄傲情绪。他部下的兵士纪律松弛,
有的兵士在外面欺负百姓,干了坏事,郭晞只当不知道。
邠州地方有些地痞流氓,觉得在郭家军里当个兵士,既没有约束,又
有个靠山,就纷纷找熟识的兵士,在郭晞军营中挂个名,穿起兵士的服装。
那批流氓和兵士勾结起来,大白天成群结队在街上为非作歹,遇到他们看不
顺眼的人,就动手殴打,甚至把人打成残废。街上的商铺,也常常遭到他们
的抢掠。
邠州节度使白孝德为这件事很头痛,但是他自己也是郭子仪的老部下,
不敢去管郭家的人。
邠州旁边是泾州(今甘肃泾州北)。泾州刺史段秀实听到这情况,特地
派人送信给白孝德,要求接见。
白孝德把段秀实请了来。段秀实说:“白公受国家的托付,治理这块地
方,现在眼看地方上弄得乱七八糟,您倒若无其事。这样下去,我看天下又
要大乱了。”白孝德知道段秀实是个有见识的人,就向他请教。
段秀实说:“我看到您这里这样乱,心里也很不安,所以特地来,请求
在您部下做个都虞候(军法官),来管理地方治安,怎么样?”白孝德拍手
说:“好啊,你肯来,我真求之不得哩。”段秀实在邠州当上了都虞候。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