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了。
当时是一个逃亡的时代。王朝复辟⑥是一个反动的行动。于是,一次次革命造成许多人流亡国外,一次次复辟带来了无数政治流放⑦。在波旁家族重掌政权的最初七八年里,财政,工业,商业,全是一片恐慌,觉得大地在颤抖,处处在破产。在政治上是普遍的溃逃现象。拉瓦莱特⑧逃走了,勒费弗尔—德努埃特⑨逃走了,德隆①逃走了,特别法庭恣意妄为,再加上一个特雷斯达伊翁②。人们看见索谬尔③的桥、拉雷奥勒④的要塞前空地、巴黎观象台⑤的墙、阿维尼翁的托里亚塔楼⑥,都急忙逃走,它们都是反动时期留在历史背景上的凄凉的黑影。今天,人们还能在它们身上辨认得出那只血淋淋的手⑦。伦敦的西斯尔伍德案件⑧,影响到了法国,巴黎的特洛戈夫案件⑨,影响到了比利时、瑞士和意大利,因此增加了不安和隐藏的理由,使得那种暗中进行的彻底溃逃越来越多,甚至使当时社会的最高等级都跑空了。
⑤ 科皮亚波,智利一城市,濒太平洋。
⑥ 指当时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争取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
⑦ 玻利瓦尔(1783—1830),委内瑞拉政治家,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领袖,一生曾把6 个拉美国家从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获“解放者”称号。
⑧莫里洛,西班牙将军,1815 年被国王费迪南德七世(1784—1833)派遣镇压争取独立自由的南美殖民地人民,1819 年被玻利瓦尔击败,1820 年被召回国。
① 波旁派,指拥护和支持波旁家族的人。波旁家族于16 至19 世纪曾在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建立王朝。
② 波拿巴派,19 世纪法国保皇派之一,波拿巴家族的拥护者。
③ 贝尔东将军为烧炭党人(烧炭党为当时法国一秘密革命组织,旨在推翻波旁王朝),1822 年2 月企图在法国的图阿尔举事未成,1822 年9 月被判死刑。
④ 指反抗法庭命令缺席。
⑤ 比达索阿河,有一部分为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界河。1823 年4 月7 日,法国军队越过此河,想击溃一百五十名法国自由党人的队伍。
⑥ 王朝复辟,指法国拿破仑统治垮台后波旁家族重建王朝,这一时期自1814 年至1830 年。
⑦ 这里的“革命”和“复辟”为泛指。
⑧ 拉瓦莱特,曾是拿破仑手下,1815 年被判死刑,行刑前夕他妻子设法救他出狱,在巴伐利亚避难五年之久。
① 德隆,因参与反对路易十八政府的阴谋,遭警方追捕,逃亡西班牙,后去希腊。
② 根据本书原版本注释,特雷斯达伊翁是一个名叫雅克·杜邦的人的外号,此人于1815 年在尼姆(在今法国的加尔省)指挥了对自由派和新教徒的大屠杀。
③ 索谬尔,在今法国曼恩—卢瓦尔省。
④ 拉雷奥勒,在今法国纪龙德省。
⑤ 巴黎观象台,1667 年路易十四创立。
⑥ 阿维尼翁,在今法国沃克吕兹省。在那里有一个特鲁伊亚塔楼,不叫托里亚塔楼,想系作者记错了。
⑦ 1822 年2 月,两名军官被指控参与反政府阴谋在索谬尔被枪决。1815 年,共和派将军富歇兄弟在拉雷奥尔被枪决。1815 年,拿破仑的元帅内伊在巴黎观象台的墙外被枪决。但据本书原版本注,在阿维尼翁的特鲁伊亚塔楼却没有发生过枪决人的事,作者有错。
⑧ 西斯尔伍德(1774—1820),英国革命者。1820 年2 月,企图杀死内阁大臣们,因而被捕,后处绞刑。
⑨ 特洛戈夫,原为法国王室侍卫队军官,被认为参与推翻政府的阴谋,于1821 年判刑。
人人关心的事是得到安全。受到牵累,那就会完蛋。重罪法庭⑩的精神比制度存在得长久。判决都是出自随心所欲。大家逃到得克萨斯(11),落基山脉(12),秘鲁,墨西哥。卢瓦尔(13)的男人,以前是强盗,今天是勇士,他们创立了避难村①。贝朗瑞的一首歌谣唱道:“野蛮人,我们是法国人,可怜可怜我们的光荣。”②移居国外是个办法。可是没有什么比逃走更简单的了。“逃走”这个单音节词③包含着一些深渊。逃跑的人一路上都会遇到障碍。要躲避就非得伪装。有些重要的人物,甚至是著名的人物,也被迫顺从坏人使用的办法,而且他们还不一定成功。他们因此简直不像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