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需要英雄虎胆;语像却是大众的,需要大众参与。唐老师的生命历程令人敬佩,那我就为这“语像”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吧。
认真阅读了共建大众语像的说明,模糊地认识到:“语像”大概是为图像加评语吧;“大众语像”就该是大众为图像加的评语;“铲平老鸭喉舌,共建大众语像”大概就是要推翻老鸭的###自说,写出大众对照片的独到见解和独特感受吧。
不管理解是对是错,先写几条再说。
开始看的几组照片,主要是反映印巴当地风土人情的,比较贴近生活,很容易引发我对身边生活的联想,思路来得比较快……
平常只知道换一种发型换一种心情,却不曾想这换一种文风也会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一边调侃一边迸发思想和语言的火花,有时这火花会刺激我的笑神经,使我不禁哈哈起来。其间,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再创作的快感。即便事过境迁,偶然想起这情境,还会时不时地嘿嘿一下……
前期写“语像”,我是很少去顾及照片里实际的历史背景的,只是凭感觉、凭自己的生活阅历去理解、感知照片。后来,突然觉得不了解照片拍摄的具体背景似乎也不大合适,于是每有新照片发出来后,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识,我就去网上查阅,这大大弥补了自身的知识缺陷。
是博客让我结识了“语像”,又是“语像”让我有了更多的人生体验,积累了更丰富的知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新闻时代的旧事(34)
博友们,如果你也有兴趣,那就敲击你的键盘,打开唐师曾的BLOG,点击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照片,也来“语像”一把,让“大众语像”更加大众化。
大家都出来“语像”,对相同的“像”行使自己的“话语权”,陈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互相了解,互相交流。消除了铁幕,每个人都像奥运会选手,统一服装,阳光登场。世界肯定有矛盾、有冲突,但全部阳光操作,用真名,讲真话,这样才有“和平”、“和谐”的可能。就像熊光楷副总参谋长说的,“文化因多元而美好,因交融而和平”。
我们的思想已经大大落后于技术
刚才提问的那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说老唐,这个政法大学真远,今天走了N条街,不远万里来到政法大学。其实说远,不仅是空间上的远,还有文化上的远。
中国传媒大学,几年前叫北京广播学院,后来吞并新华社的中国新闻学院,扩充成今天的中国传媒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恐怕没有哪个大学,能像北京广播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一样,对中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这么轻而易举地融入变动的社会。1998年,我应北京广播学院院长邀请,去做讲座。当时广院书记是刚调来的新疆广电局长,他用自己崭新的桑塔纳2000到鲁谷新华社宿舍接我。讲座结束的时候,礼堂水泄不通,动用保安才把我转移出去,而外边的学生几乎把车给抬起来了。如此强有力的孩子,如此强有力的学校。我知道,我之所以受欢迎不是我的学问,而是我离开中国政法大学以后的离奇生活。
我反对把广播学院无限扩大,因为仅仅扩大技能是不够的,而广播学院可能比政法大学更接近单纯的技能。这种科学做法,可以大批量制造商品,但不大可能形成科学之外的艺术。或许流行社会就是科学主义,不需要艺术思想。但任何东西一旦无限扩大,就会稀释它原本的浓度。
20世纪90年代是电视疯狂发展的时代,是个单位就有自己的电视台。据《北京青年报》1999年7月22日报道:
“1994年年底,国家广电部、国家教委和各地###门批准的县以上无线电视台982家,有线电视台1202家,教育电视台941家:总共3125家。不算未经批准的台、网、站、中心,如新华社音像中心。
超过当时美国1倍多,是日本的25倍、英国的260倍,比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巴基斯坦这11国的总和还多519家。这还不算一台多制,如中央电视台的1、2、3、4、5、6、7、8诸套。山东淄博也有8个电视台。北京有线电视台有4个频道。
批量上星抢占空间。仅上星设备1000多万。中央电视台年经费20亿;上海教育电视台创办时注入资金5000万,年运转经费2500万;萧山电视台广播电视大楼投资5000万。”
科技主义带来的巨大利益使电视业界群雄四起。到处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