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页)
些东西。”
青柏心知肚明,与郑太医一道离开。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严清怡脸颊红得像是熟透的苹果,眉头紧紧蹙在一起,忽地痛苦地喊道:“娘,不要……别离开我。”有泪珠顺着她眼角滑下,无声无息地湮没在枕头上。
人生病的时候,最是怀念亲人,她定是做梦想到薛氏了。
七爷心头不由涌起怜悯之意,只听严清怡又嚷道:“二哥,快跑,跑!”才刚安静片刻,面容突然变得惊恐,像是受到极大的惊吓,不迭声地喊,“不,不要,别碰我,救命啊,救命!”
竟像个孩子般呜呜咽咽地抽泣起来。
七爷酸楚不已,掏出帕子,俯身去拭她脸颊的泪。
严清怡猛然惊醒,本能地打开他的手,“别碰我。”抬头看着七爷,眸光茫然无措,仿似没有焦点似的,好半天反应过来,“七爷?”
这时张婆子端了药碗进来。
七爷往旁边让了让。
胡婆子上前扶着严清怡靠在迎枕上,“七爷带太医来给姑娘诊了脉,我先伺候姑娘喝药。”接过张婆子手里的药,用羹匙慢慢搅动几下,放在唇边试试温度,一匙一匙地喂给严清怡。
严清怡头发凌乱,身上青碧色的棉袄被揉搓得满是皱褶,胸前悬着的红线格外显眼。
红线上系着一只颜色青翠的玉扳指。
只是射箭之人才用扳指。
七爷眼前顿时闪现出,炽热的阳光下,严清怡侧身看向林栝,目光温柔神情娇俏。眸光黯了黯,无声地走到厅堂。
再过些时候,青柏与青松搬了东西进来。
两大篓炭、景泰蓝的炭盆、掐丝珐琅的手炉、两床松软的丝绵被、厚实的焦布帐帘以及点心水果,把不大的厅堂摆得几乎无处下脚。
七爷低声吩咐张婆子,“把东西归置好,好好伺候严姑娘,我自会有赏。”拔腿往外走,
青柏自荷包取出个五两的银锭子放在饭桌上,紧跟着离开。
胡婆子伺候严清怡喝完药,出来瞧见银锭子,对张婆子道:“收了吧,小心伺候着。”
张婆子原本觉得使唤自己来伺候个小户人家的闺女有些委屈,可见到适才情形,再不敢有半分轻慢之心,连声道:“胡嬷嬷放心,我有数。”
胡婆子点点头,跟府医一道回府复命。
钱氏听闻七爷竟然亲自去瞧病,张大嘴巴,好半天没合起来,低声对魏夫人道:“宫里那位怕是当了真。幸好我觉得严三娘可怜,吩咐人去照看了,否则岂不显得凉薄?被那位知道了,说不定会有成见。”
魏夫人叹一声,“可见老天有眼,恶人总会有恶报,好人也不会埋没了。明儿再让府医跑一趟。”
荷包巷里,张婆子丝毫不敢懈怠,先把严清怡屋里的炭盆换了大的,又将丝绵被给她盖上。因见厨房里鱼肉菜蔬都齐全,便熬了锅香稠的小米粥,精心做出两道小菜温在锅里。
严清怡喝过药,睡得踏实了些,晚上发出一阵汗,约莫三更天的时候醒了。
张婆子合衣躺在罗汉榻上,听到床上有动静,立刻坐起来问道:“姑娘饿不饿,我去把饭菜热一下。”
严清怡没觉得太饿,就是有些尿急,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
张婆子人精似的,马上猜出来,劝道:“外头北风刮得紧,姑娘刚发了汗,千万不能出去,若是闪着,岂不辜负五姑娘的一片心。” 借着月色在院子里转两圈,找到只陶土盆,摆在地上。
严清怡出过汗,头脑清爽了些,可身子仍是虚的,情知自己若是非犟着去茅厕,必然也是给别人添麻烦,只得不顾羞耻地在屋里解了。
张婆子端出去倒掉,回来用皂角仔仔细细地洗过手,再生火烧了水,伺候严清怡净过手脸,把热好的饭菜端了来。
趁着严清怡吃饭的空当,张婆子不动声色地给魏欣和自己表了功,又指着屋里用品说哪些是七爷送来的,哪些是魏府送来的。
严清怡笑笑,“有劳嬷嬷了,我这会儿松快了许多,嬷嬷脱了衣裳好生睡吧。免得我好了,嬷嬷倒累病了。”
“我这满身的膘,皮糙肉厚的,哪能轻易病倒?”
虽是这么说,可伺候着严清怡歇下之后,张嬷嬷也跟着睡了。
第二天,张嬷嬷早早起来,先把药熬上,又做了饭。
严清怡吃过药睡了足足一上午,等到晌午的时候,脸上的潮红尽数褪去,气色明显见好。
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