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页)
好了,可上游的位于别处的河床被冲垮了,于是连带着这一处庄子也被洪水淹没。
幸好发现及时,人和地下粮仓里的粮食全部被转移了,只是这个庄子上的占城稻被淹了,因此损失降到了最低。
能想到的增云都想到了,该做的增云也做了,一切就看天命如何了。
八月十二,增云来到县衙后院,见温氏正在帮着刚刚请来的两个乳娘照顾那两个孩子。
说来也怪,这两个孩子见到增云就非常亲热,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
增云上前和他们亲热了一番,那个稍大些的孩子已经开始会说话了,两只小手攥住增云的手指,摇着:“姐姐!姐姐!别走!”
而那个小点儿的孩子则一个劲儿地张开双臂让增云抱。
温氏笑着道:“瞧瞧这两个精灵古怪的孩子,对你这么亲热,你这几日就别走了,在这里住下吧!”
想起子明又去遭了水灾的灾区去了,自己一人在赵府,于是就答应下来。
就这样,这个八月十五,增云又是和冯辉昌一家一起过的。
这几日,两个孩子因为与增云比较熟悉,渐渐的开始接受了温氏和两个乳娘,包括冯辉昌。
尤其是那个那点儿的孩子,见到冯辉昌一点儿也不陌生,而且长得也像冯辉昌,耳后也有胎记,众人笑谈,这个孩子就是冯辉昌的亲生子。
增云嘴角挂着一丝苦笑,和冯辉昌对视一眼,冯辉昌哈哈大笑着抱起了孩子。
就这样,快入冬的时候,增云庄子上的占城稻也成熟了,占城稻是旱涝保收的作物,有了这一茬收成,安汶州都不用发愁冬季的口粮了。
朝廷下了圣旨,安汶州免税两年,也就是说,所有农民所种植的粮食都可以不上缴。
可是增云的各个庄子除了自己留下足够吃到来年夏天的口粮,将剩余的粮食都捐赠给了官府,官府利用这些粮食仍能对灾民进行接济。
☆、第一百八十六章遭遇山贼
当然,增云捐赠出去的粮食都是通过冯辉昌捐出去的,这功劳自然要算到冯辉昌的头上去了。
在十月初,皇上接到了安汶州知府、沐亲王、司农卿三个人各自的奏折。
在了解到赈灾的详情之后,下了圣旨,对相关人等皆有赏赐。
对于知府和沐亲王、司农卿三人都是金银财物的赏赐。
而对冯辉昌这个前科探花,皇上下旨是连升三级,为安汶州知府,年后上任,而原知府则调任到别的州府上任去了。
海建峰和赵氏接到圣旨就回京城去了,赵氏的身体一直就没有“见好”,海建峰也憔悴的不成样子,丫鬟婆子都是大气不敢出的伺候着。
在赵氏进京之前,增云去探望过海建峰和赵氏。
几人自从回乡赈灾就没有怎么见面,道此次子博和子丰这两个弟弟被“劫持”,赵氏不是真的伤心,而是思子心切,本想进行一番劝慰,但一直没有机会。
遣下众人之后,增云悄声对二人说道:“伯父、母亲,子博和子丰现在都很好,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再接他们回来吧!”
赵氏不知不觉眼泪就流下来了,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呢!
这也不知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到时也不知两个孩子还认识自己吗?
海建峰自从此事之后,越发沉默,总是在沉思中。
增云明白,此时压力最大的当属海建峰·两个儿子的安危已经安排好了,还有他和赵氏的,如果可能他还要尽可能地保证婧媛的。
增云安稳赵氏道:“母亲也不必心焦,一定要放开心思,否则两个弟弟都很好,您和伯父再病倒了,可就得不偿失了。”
赵氏叹口气道:“说是这么说,可怎么能放得下呢?这也就是知道两个孩子无事,如果他们当真有个三长两短的·我也不活了!”
这话增云倒是相信的,任何做母亲的如果孩子有了三长两短的什么意外,都会深受打击的,那在前世经常听到孩子除了意外之后母亲自杀或者精神失常的。
海建峰在旁道:“我和你母亲深受打击,此次回去恐怕也会大病不起,你和王爷在年前务必赶回去,那时候婧媛也该生产了。”
增云的眼睛里一抹精光闪过:“好的!”
果然,据说海建峰和赵氏回了京城复命之后就大病不起,但一切皆都瞒着婧媛,以免影响婧媛生产。
婧媛预产期是大正月的·增云他们在年前赶回去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