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页)
子蜷成一团贴着床里,在一片微弱的灯光下近乎难寻,瘦瘦小小的令人怜惜。
凝望之下,朱棣轻叹一声,脱鞋上榻道:“怎么了?还没睡着?”话落等了一会儿,见仪华没有反应,他吹灯睡进了被褥。
感到一股凉气袭来,随即腰上一紧,一个炙烫的身体压过来,将她从里侧翻了过来,如这半月来的每一晚,箍在怀里,然后睡去。
“怎么了?恩?”敏锐的察觉到怀里的身子有瞬间的抗拒,朱棣睁开眼,皱起眉头道。
仪华心绪紊乱,并不想说话,但见朱棣连声追问,她只好含糊的应道:“没什么,就是惦记着明儿要早起,不能耽搁了进宫的时辰。”说着有意翻个身子,背对着他。故而又道:“困了,想睡了。”话一落,人便翻了个身。
听仪华说起进宫的事,朱棣又想起唯一的胞弟,也没注意到仪华的异样,手臂习惯性的搂紧怀里异常柔软的身子,头挨着她顺滑的发髻,闷声道:“他一方为王也这么久了,做事却还是这样不瞻前顾后!”说着字音渐重,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一时不许她知道,一时又主动提起,全凭他心意而定,可有考虑过她的感受?
仪华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感觉却很淡,来不及体会,已淡淡的开口道:“关心则乱,王爷勿忧。该过了三更了吧,这会儿睡了,估计能睡一个多时辰。”
关心则乱,也许真是这样。他这个弟弟做事虽随行,却不是那莽夫般痴傻,知道孰轻孰重。再说当时他知道此事后,也难以平复心绪,何况是他这弟弟?想来经过他一番敲打,又过段日子,自然也就想通了。
这样一想,朱棣心里顺气多了,从甫进屋时去了一半,到这时怒气是全消,不由想起方才若一时失手挥拳而下,明日周王脸上挂彩,又如何向朱元璋解释?想着便念及仪华及时的提醒,不禁心下一暖,缓缓说道:“方才真让他气的动怒,若不是你叫住,本王那一拳决定挥下去了……明知明日要进宫请安,他倒好,居然喝了酒。而且知道父皇如今厌恶沉**物,他偏偏说要去凤阳采药……罢了,不提他了。”
朱棣无奈的摇了摇头,忽而话题一转,蓦地说道:“当时本王对你语气不善,可有怨怪?”
仪华默不作声的听着,冷不丁朱棣突然问道,她一时全然不及反应间,只感一只粗糙的手从她腰腹慢慢抚上,声音带笑,又似带着浓浓倦意道:“真是习惯了,见不得人看他狼狈样。若是恼了本王,明日走前,本王随你去给……嬷嬷上柱香……”一面低声说着,手上一边轻拢慢捏。
犹言未完,低沉略带沙哑的嗓音已渐渐低了下去,平缓的呼吸轻轻传来。
仪华微僵的身子一软,睁眼看了看似乎睡着的男人,亦无奈的笑了笑,闭眼睡去。
——
(突然想写一段朱棣与仪华平时相处的场景,接过没写回京后的。。呃,我是说狼来的那个男孩,唉)
第一百八十一章 府里
第一百八十一章 府里
二月十九,大利东北。宜出行。
这一日天未亮,仪华带熙儿给郭惠妃请过安,等朱棣、周王听朱元璋圣训后,他们在两府护卫将士的重重相随下,离开了京师应天。
在这月里,于掌天下兵马的五军都督府供职的镇国将军沐英,正打败云南越州阿资起义,筹备设置卫所、置当地卫指挥使司等事宜,进一步巩固朝廷对西南的统治。如此,在西南有沐英、傅友德等大将戍守下,关外已国灭的前北元残余势力,仍为朝廷重击对象。
这些仪华不关心,她更惦记整一年没见的小儿子,路上时常催促加快行程。此时天气回暖、万物复苏,正是远行的好时节。朱棣均置之不理,先一路以不舍兄弟之情为由,浩荡的队伍一路沿途游览风景,直到三月中旬,才行至周王封地附近,与周王道别。后又以招待随行的观童为由,依然沿途观光。等进入北平境地的时候,竟已是五月初。
时值仲夏,马车已经换成了夏日的竹帘,透气凉爽,仪华抱着昏昏欲睡的熙儿靠在窗口,透过竹篾间隙,沿路的风景人物走马观花似的在眼前晃过,王府中的人事物也浮光掠影的在脑中闪现,不觉有些心不在焉。
“王妃。”看到竹帘后似有人影,朱棣策马上前,放慢马速并行,低声说道:“马上就要入城了。”
仪华手无意识的抚着熙儿的后背,随口应了一声。
朱棣眉头微蹙,旋即俯身,挑开竹帘一角,低头问道:“在想什么?心事重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