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网络游戏产业。2006年,《征途》创造同时在线人数68万的业界历史纪录,公司筹备上市。沉寂数年的风云人物史玉柱再次从互联网中径直冒了出来,按照他的话,其实是一种回归。“巨人”归来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了。这就是强者的表现和硬汉的本色。也许,这才是史玉柱最值得称道之处。
这便是传奇,史玉柱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画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节巨人的崛起:年少得志
1989年,史玉柱被深圳吸引,带着4000元的创业资本,来到深圳开始寻找他的梦想。
同年7月,史玉柱倾其所有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服务部”,这里,就是史玉柱“万里长征”的起点。1991年,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他靠着150个昏天黑日和20箱方便面闭门造车一举研制M…6401汉卡而成功,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M…6401汉卡年销售量万套,销售产值共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500%。同时,借邓小平南巡的春风,得到珠海市政府的重礼,开始计划建造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巨人大厦。
1993年,史玉柱进军保健品市场,大规模宣传产品,让自己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一手创办的公司不到两年就实现年销售额上亿元,世人谓之奇迹。而巨人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也成为那个时代所有媒体热烈追捧的明星商人。
1994年,欲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2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来越大。
巨人集团经营范围涉及电脑、生物工程、房地产和金融等领域,其生产的多种电脑产品,曾经占据全中国大半个市场。在1993年一年之内,就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集团子公司从38个发展到228个,拥有数亿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等中国领导人曾经先后视察过“巨人集团”,###也曾经在一年内两次视察巨人集团,实在属于破例,他并且亲笔签字说巨人集团“取得了巨大成果”。如果按照这时的“巨人集团”势头发展下去,“巨人集团”将可能在几年内发展成为资产超过百亿的跨国集团。
他在31岁那一年被列为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成为中国的新生代贵族。从白手起家到中国大陆富豪排行第八,他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这是史玉柱自创业以来的第一次顶峰。
他是一个著名的成功者。
正是这样的辉煌,史玉柱成为了当时所有青年人心目中继比尔·盖茨的第二大偶像。这位学者型商人不仅有着徽商所独具的儒雅气质,内心更充斥着横亘电脑、药业、保健品业的巨大野心。他的梦想是做东方的IBM,东方的蓝色巨人,他要建造一座高260米、共70层、总投资额为人民币12亿元的巨人大厦,他要建造一座属于巨人的巨人帝国。
当时的史玉柱雄心万丈,前面伟大的蓝图似乎只在咫尺之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节巨人的陨落:遭遇滑铁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史玉柱却彻彻底底破产了。
1995年下半年,在卫生部对全国保健产品进行抽样质量检查,发现产品合格率只有30%,此结果导致了中国保健市场的全面萧条。1996年,史玉柱推广“巨不肥”失败。更要命的是巨人大厦投资巨大,资金告急,史玉柱将大量用于保健品推广的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大厦的建设,终因顾得了东边,顾不了西边,点燃了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
1997年初,深圳《投资导报》发表《“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围》的报道,标志着巨人公司走向了穷途末路。集团生产销售秩序陷入僵局,大批骨干人员陆续离去,庞大的“巨人军团”分崩离析,“巨人”轰然倒下。由于资金链条的断裂,巨人大厦也停工了,讨债者蜂拥而至。
1998年元月,巨人集团资产债务呈冷冻状,情况是亿负债,史玉柱成了全国的“首穷”。珠海市法院在1月28日查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