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沂�チ嗽缪У幕�幔�敲矗�陀Ω迷谧衬甑氖焙蚋�臃⒎叨潦椋�悦植乖缒晔аУ牟蛔恪S啄甓潦檠�埃�拖衽绫《�龅奶�粢谎�饷⑺纳洹W衬甓潦檠�埃�缤��蛉忌盏墓饣浴<幢闶墙贤硎逼诙潦檠�埃�脖纫簧�欢潦檠�暗娜艘�茫�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监制出世界最精确的地图
康熙皇帝是位博学多才的皇帝,也是一位勤奋好学的贤明君主。他从小就酷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儒家学和史学诸方面,造诣很深。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西方先进的科技成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他亲自组织、编纂了大量书籍,交由清宫内府武英殿刻印,形成了在中国版本史上极有影响的书品精良、版式美观的版本,人称“康版”。他自己勤于笔耕,撰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内府刊印出版,即《清圣祖御制诗文集》一至四集,一百七十六卷:康熙五十年(1711年)以前的作品是一至三集,一百四十卷;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至六十一年(1722年)为第四集,三十卷。
康熙皇帝对儒家学十分重视。在筵进讲之时,他与儒臣们常反复探讨儒家学方面的问题,并将他们探讨的成果编写成书。命内府刊刻,亲自写序,便是清内府著名的康版书:《日讲易解义》、《日讲书解义》、《日讲诗解义》、《日讲春秋解义》、《日讲四书解义》诸书,以汉文本和满文本同时问世。继而又先后完成了《春秋传说汇纂》、《书传说汇纂》、《诗传说汇纂》等书,康熙皇帝都一一审定,斟酌字句,并亲自写序。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三月,日理万机的康熙皇帝在裁政之余挤出时间,将《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纲目大全》三部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一一仔细通读并以朱笔亲加点定。不但将所有错误的地方悉加改正,而且将那些缺失之处也都一一增补,在大半年的时间御笔批注竟达一百零七则之多。康熙皇帝在《御制序文》中说:“朕躬亲裁定,为之疏解,务期晓畅无遗,归于至当而后止。立有课程,自元旦以至岁除,未尝有一日之间,即巡幸所至亦必以卷帙自随。”
朝代之间的兴亡更迭,是历史所趋。然后,由胜利者修史,往往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明史》的纂修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其主要成果就是在康熙年间所取得的。《明史》一书修纂时间前后长达近百年,始修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到乾隆四年(1739年)时最后定稿刊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其主要部分则是在康熙时期完成的。康熙皇帝亲自挑选确定满、汉大学士四人和一流的博学鸿儒内阁、翰林院学士作为《明史》一书的总裁官,组织强大、精干的编纂班子编修《明史》。康熙皇帝提出明确的要求:《明史》不可不成,公论不可不采,是非不可不明,人心不可不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明史》三百一十卷完成。这是一部较为真实可信的史书,也是中国纪传体史书中较为成功的一部正史。
康熙时期还编纂完成了大量的字书、类书和文学类作品集的书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康熙字典》、《清文鉴》、《古今图书集成》、《古文渊鉴》、《全唐诗》、《御选唐诗》、《历代题诗》、《历代诗综》、《四朝诗》等。《清文鉴》是一部满文字书,始修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历时三十五年完成。一年后的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康熙皇帝命南书房侍值学士陈廷敬等人主持编修汉文字书,要求:详略得中,归于至当;勒为成书,垂示永久。历时六年,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全书修成,钦定书名为《康熙字典》,最突出之处,就是收字最为丰富,多达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
康熙九年(1670年),怀有不世之才的进士陈梦雷,不幸卷入了“三藩之乱”,被定为逆党拟斩。康熙皇帝爱惜人才,格外施恩,吩咐从宽免死,发往盛京为奴。后来,康熙皇帝仍然割舍不下这位难得的人才,特恩召还,命侍皇三子读书。陈梦雷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夜以继日,目营手捡,编纂了一部大型类书《文献汇编》进呈御览。康熙皇帝非常高兴。派儒臣重新编校,命内府以??活字排印出版,并特地赐名:《古今图书集成》。由于康熙晚年时期的诸子之争,此书一再耽搁,到雍正六年(1727年)时才正式出版。
《全唐诗》九百卷,是侍讲彭定球等人奉旨编纂的一部重要的唐诗总集,收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人二千二百余人,史称:唐诗之源流正变,始末厘然。自有总集以来,更无如是之既博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