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1/4 页)
客船驶出数里,客舱里的赵尔巽终于平静下来,他叫过萧溢茗,拉着这位后辈的手不悦地问道:“你跟着我干什么?”
萧溢茗眼珠子再次发红,深吸口气,低声回答:“到下游十五里码头小侄再下去。”
赵尔巽长叹一声,握着萧溢茗的手低声叮嘱:“你现在是边军参领了,不能再有这么多的婉转柔肠,带兵的人就该有带兵的样子……易姑娘,老夫恐怕无缘参加你们的婚礼了,今后要是有机会,老夫也活得长一点的话,别忘了和溢茗一起带孩子给老夫看看。”
“师伯……侄女记住了。”
易姐跪下行大礼,珠泪再次夺眶而出再也不能言语。
赵尔巽伸出手虚扶一下,两个女仆已经上去左右搀扶,赵尔巽再次转向萧溢茗:“今天这场劳民伤财的送别,是你捣腾出来的吧?”
萧溢茗如实回答:
“码头是提督府和成都府衙临时修补的,工商界人士感jī师伯数年来的轻徭薄赋大力扶持,是自发前来相送的,小侄只叫来这艘江川客运公司的船,让这艘船把师伯送到上海,免去途中辗转更替徒增劳累。
“至于数万民众汇聚锦江两岸,小侄事先也不知道,也想象不到,这都是师伯的仁政感动巴蜀万民的结果,师伯不是曾对小侄说过吗?‘百姓心里自然有杆秤’,小侄今天总算看到了这杆秤的威力。”
赵尔巽大为欣慰,不知不觉望向窗外,看到江岸上不时有民众肃立静观,其中不少人还对着客船挥手致意,禁不住再次长叹:
“是啊!民心……老夫自问对得起巴蜀百姓,可数年来也只是抱残守缺,甚少建树,离开时竟得到万民相送,感动之余也深为羞愧,这民心啊……
“溢茗,你的老师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临走之前,老夫没什么送给你,就越俎代庖给你改名字吧,你心地善良,暗存拯救万民于水火的远大理想,就把溢茗改为益民吧,你在短短数年中突飞猛进,方方面面成绩卓然,大有一鸣惊人之势,所以老夫再给你取个字号,就叫一鸣吧。”
“谢师伯!师伯的恩情,益民永铭肺腑,恳请师伯安顿之后,时常来信教诲小侄”
萧溢茗再次跪下泪流不止,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赵尔巽扶起箫溢茗,哦不,现在该叫萧益民了,两人一起来到窗边低声说话,周围众人随着赵尔巽的目光望向舱外,叹息声声深受触动,箫益民更是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C!。
第五十八章 新鲜出炉的“振字营”
【谢谢独孤伊剑、夜落何处、天下(纵)横有我、拜读此书、春风秋雪、仲夏夜星辰、午后方晴的打赏!
虽然冲击周推榜失败,还是恳请弟兄们把推荐票都砸给本书,同时请弟兄们登陆起点账号后阅读,以便增加一个会员点击!顺带求收藏!谢谢大家的支持!】
辛亥年新历二月下旬,军部电令终于下达:
因康藏地区战事激烈,兵员物资耗费甚巨,特准四川边防军增设“振字营”,驻地成都,负责边军各营军需物资储运事务,兼具招募训练之权责。
四川常备军分成两个部分,新军和边防军。
边防军在分驻四川各地的镇边营、靖边营、泰安营、达字营、寿字营之后,增加了一个驻扎成都的振字营,原有的成都将军府的两个营内卫部队继续保留,直属北洋军部管辖。
成都北校场如今已是一片荒芜,只有坐落在大水塘西南角的破庙被修葺一新,首任振字营管带、陆军副参领萧益民此时正端坐在大殿之中,这座破庙,乃是数年前那个冬夜,他和兄弟麻刚栖身的地方。
大殿北面的菩萨塑像已经没了踪影,约为一百平米的大殿中的原有陈设已被清理一空,整面墙壁变成一副巨大的川康地形图,边军各营的驻扎地点在图上标注分明,(纵)横交错的河流和山川路径清清楚楚,只是没有里程和标高等数字。
原本方方正正的香案供桌均已撤去,换上了实木制作的厚重文案,大殿两侧整齐摆放两排高背椅子和间隔的茶几,墙壁粉刷得洁白耀眼,左边墙上还挂着面硕大的瑞士机械钟。
振字营新任参谋官、正军校郑长泽站在文案旁向萧益民报告:
“江汉路延长至西城墙的工程完工大半,估计十五日后铺就沥青路面,大营东南角紧靠汉江路的警戒塔开始修建,工程营询问是否顺便修建围墙?”
萧益民摆摆手:
“不急,不急,围墙不但不能修,营房暂时也不急着修,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