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3/4 页)
之位,但若是太过疲沓似乎有些太过难看了,倒不如先让周绍动上一动,就算做个姿态也是好的。这事还得相邦发话才行,牛大将军那里下官是说不动的。”
赵胜点了点头笑道:“有些姿态总是应当,不过以虞上卿之见,此次合纵如此匆忙,有几成胜算?”
虞卿被赵胜问的一愕,片刻明白过来也不搭话了,只是笑呵呵地摇了摇头。赵胜见他这副表情,也跟着笑了起来,接着道:
“大将军从军之人,不必要的时候向来不喜欢摆这些虚架子,这样说也是情有可原。不过赵胜已经向大王请命不再cāo办此事,要是再多说话便不好了。虞上卿和徐上卿、大将军主管此事,倒不妨好好的商议商议,向大将军摆明厉害,他也并非听不进去的。”
“诺,下官明白。”
虞卿知道赵胜不可能真的撒手不管,见他这样说了,心里已然有了准谱,也不再继续难为赵胜这个“局外人”,转了话题笑道,
“相邦再过几rì才能回朝坐镇,司徒署那边剧亚卿又不在邯郸,佐贰赵奢赵亚卿不敢耽搁差事,已经禀明大王开始征收秋赋,他自己不敢越制前来拜府,特地让下官禀报相邦一声。呵呵。赵介逸不愧是沙场上下来的人,虽然尚未痊愈,却处处亲力亲为,跟没事人儿一样,下官见了都不得不佩服。”
“介逸就是这么个xìng子,在云中的时候要不是他拼了命亲自上阵,合围匈奴之事便前功尽弃了。”
赵奢如今的名位虽然都是靠自己真刀真枪搏出来的,但要是没有赵胜慧眼识珠,他连博功名的机会都丢光了,所以朝堂里的人虽然都不说,但人人都知道赵奢和乐毅一帮人是赵胜的心腹,虞卿不经意的捧了捧赵奢,顿时惹得赵胜笑出了声来。
两个人正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咸淡,抬眼处却忽然发现去包茶叶的许英急急惶惶的跑进了院来,满脸都是紧急的神sè,未等赵胜相询便绊着门槛趔趔趄趄的闯进了厅门,慌慌张张的高声禀道:
“公,公子,虞上卿,不好了,出大事了!”
!#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第130章收税啦!】………
第一百三十章收税啦!
家国脸面都是用钱堆出来的,钱从哪里来,当然是赋税,在整个中国古代,农赋几乎一直占大头,特别是大一统渐显轮廓的战国时期更是如此,巨商富贾虽多,但单就赋税而言却极难比得上农赋。
在战国时代国家依《周礼》赋税共有九项,统称为“九赋”。分别是邦中之赋、四郊之赋、邦甸之赋、家削之赋、邦县之赋、邦都之赋、关市之赋、山泽之赋、币余之赋。其中前六项全都属于农业税,而“关市之赋”是商业税,也就是关税与市税,“山泽之赋”是平常说的林牧副渔这些杂税,“币余之赋”则是百工赋税,也称“百工币余”。
这么多的税种极是繁杂,内中又有无数细分,适用于不同人群阶层,但因为越古时候的人越爱叫板,九赋之制同时也是国家支出的细分条目,也就是用途的名称,比如邦都之赋用于祭祀,邦中之赋用于待客,如此等等统称为“九贡”,不一而足,相互之间泾渭分明,不能乱用。然而规矩再严再繁杂也改变不了赋税本身的实质就是“取”和“用”两个环节。
先秦时代的人还想不到唐朝那种夏秋分季的两税法,单就农赋而言只有一次,也就是秋赋。当然了,再叫板的古代人也懂得变通,所以在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不定期“余赋”,目的在于填补上层社会越来越贪婪的胃口造成的巨大亏空,至于这种“余赋”收的多寡,那就得全看君王和当政者们的良心了。
赵国各方面的税收形式与其他国家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不过在对占有大量田产的封君贵族征税时有些特别,这些特别情况源自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shè,当时为了增强国家实力,赵武灵王以强力弹压住贵族们的反对,在赵国境内采取“采食其半而不就封”的制度,也就是说封君贵族们不允许前往封地居住,而且其封地的赋税由国家先占有一半,剩下的才是封君们的俸禄,并且剩下的这些俸禄还得照章办事,该怎么收税就怎么收税。
赵成发动沙丘宫变将赵武灵王活活饿死却没人来救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就在这上头,这事儿从贵族们的角度很好理解:你是国君又怎么样?谁让你把大家本来该得的利夺走一大半呢。
赵武灵王死了,按说大家应该能松口气将自己的权利全部收回,但这时秦国却在无意中“帮”了赵武灵王的大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