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干戈为玉帛,但无论姜文退出或陈逸飞退出,或者两者都退出,《理发师》都将在节后接着拍。
1月14日,陈逸飞通过媒体公布《理发师》停拍原因,声称剧组存在“财务黑洞”。同日,陈逸飞在上海召开个人新闻发布会,就《理发师》停机发表六点声明。这一天相当多的报纸都登有与《理发师》有关的文章。《京华时报》发表张迪的《姜文陈逸飞〈理发师〉进入冷战》,《扬子晚报》发表陈滨的《陈逸飞:我们的矛盾不是艺术观点》,《南方都市报》发表《从〈理发师〉停机看虱子的重要性》的文章,《羊城晚报》发表陈滨的《电影最该尊重什么?》,该报同一版面还发表孙毅蕾的《陈逸飞:姜文骄横没人能接受》,《新民晚报》发表本报记者杨展业的《为〈理发师〉梳理乱发——陈逸飞谈影片停机内幕》,《南宁晚报》发表南都的《陈逸飞:姜文做人有问题》,《解放日报》发表本报记者洪伟成、李光一、吴海云合作采写的《〈理发师〉停拍引发思考》,《文汇报》发表本报记者傅庆萱采写的《陈逸飞昨就〈理发师〉停机事件进一步挑明实质性原因是经济问题》和该报记者陈晓黎采写的《两位投资人出来说话〈理发师〉定会继续拍摄》。这一天可能还有更多的报纸发表了与影片《理发师》有关的文章,大家都很关心《理发师》的命运。
第十四章 《理发师》的西去之路(5)
1月14日的诸多文章里,傅庆萱的《陈逸飞昨就〈理发师〉停机事件进一步挑明实质性原因是经济问题》特别醒目。文章介绍说:近日,姜文就《理发师》停机一事在多家媒体发表“我的几句话”的公开信后,有关这一事件的内幕被传得沸沸扬扬,昨天陈逸飞对记者第一次直言不讳地挑明:“停拍的实质性原因是经济问题”,“本来我对矛盾的真实原因一直保持沉默,但现在姜文的公开信把事态扩大了,我是不得已才开口的” 。陈逸飞说,按姜文的说法似乎是他“想拍一部好电影”,而我却不领情,但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根本原因是剧组的运作机制极不规范,经济上出现了严重问题。陈逸飞说,我是这部戏的第二大投资方,同时还是执行制片人和导演,按照合同规定必须对整部戏负责,而且经济上的超支也要由我承担。但实际上姜文控制了剧组的全部财务权和人事权,所有经济上的事情都由长期与姜文搭档的制片主任赵一军包揽,而且跳过了会计和出纳,从签字、账务到现金都在一个人手里,以至出现了许多漏洞和问题,比如花钱无度、支出没有原始单据,发票与现金出入很大。主要演员在已经领取了片酬之后,每月“零花钱”竟高达八千多元,甚至连香烟及开拍前看病的医药费都要剧组报销;驾驶员明明只用了三十多天,开机总共只有一个多月,结果却报销了一百多天的费用。投资方曾提出要委派一名财务总监,但也一直无法实现。陈逸飞认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拍摄的正常运行,“再这样下去,要出大问题。”对于姜文公开信中提到停机是因为陈逸飞“一走了之”的说法,陈逸飞说,“暂停拍摄”是四方投资商共同研究后签字认可的,我手头有复印件为证,当时还有律师在,然后又责成制片主任赵一军向剧组全体人员宣读。再怎么说我有几百万元投资在这部戏里,我不可能“一走了之”,难道我跟自己的钱怄气吗?很多人以为这场风波是导演与演员之争,陈逸飞说,艺术上的分歧都可以讨论,“我不是一个外行,我也拍过电影,也与有国际影响的明星合作过”,作为一个导演,我深深懂得“电影是集体创作出来的”这个道理。陈逸飞认为,“电影并不是只有一种拍法”,按他的说法,姜文不仅和他本人有矛盾,和剧组的其他人员、甚至群众演员也产生过矛盾,就连姜文自己推荐到剧组的女演员周韵都和姜文发生过争执。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姜文一个人做了很多事,每个创作人员都在为这个片子做着努力。至于该片能否继续拍下去,陈逸飞肯定地说,戏还要拍的,这也是投资方很明确的态度。至于什么时候继续拍,现在还很难说。我不能说就不跟姜文再合作之类的话,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处理好这件事也是能力的体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要找的人一定要有国际知名度,但更要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1月15日,陈逸飞在《羊城晚报》发表的《几点声明》,全文如下:
一、 我对电影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感情,电影是我“大美术”、“大视觉”概念实践的一部分。
2002年初,我买下凡一平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并请原作者改编成电影剧本。组建剧组后,请张人捷和王述平进一步修改剧本,然后又组织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