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4/4 页)
旅》第55页)
怀念深深
陈逸飞与杨明义几是同龄人,陈逸飞生于1946年,杨明义生于1943年。杨明义是苏州人,身上积淀着深厚的苏州文化。陈逸飞小时候曾有很长时间住在苏州的外婆家,会讲一口苏州话,对苏州文化有比较深的感受。苏州文化使陈逸飞和杨明义有了某种认同。
他们早年在国内交往,后来在美国交往。杨明义到美国后,先在旧金山生活学习,陈逸飞一直在纽约学习和发展,他动员杨明义到纽约来学习和发展。杨明义第二年飞往纽约,陈逸飞跑到机场去迎接,同住纽约以后,他俩来往更加密切。
回到国内发展以后,他们仍然保持了频繁的往来,不但保持了友情,而且加深了友情。
回国后,杨明义住在苏州,陈逸飞住在上海,周末的时候,陈逸飞常常开车到苏州,与杨明义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看太湖,画水乡,然后回上海。
杨明义知道陈逸飞早已患病,更知道他工作起来是一个不要命的人。“有一次我去上海看他,当时陈逸飞正在感冒发烧。可他仍然让我陪着他画画,他带着病累得满身大汗,衬衣都湿透了,连眼镜片上都是汗水。每次看他画画都是这样的情景。”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陈逸飞会这么突然离他而去。杨明义不久前还在北京与陈逸飞见过一面,是在陈逸飞住的酒店里见的面,陈逸飞虽然在北京买了房子,并已基本装修好,但仍然没有搬进去住。酒店这匆匆一面,竟然是永远的告别。
前两天我们刚刚通过半个小时的电话,没想到……一工作起来什么都会忘记的工作狂人,做梦也不想退休。很多人误解他现在是个导演,可他主要精力都在画画上,他就是这个脾气,好胜心强得要死。他在艺术上不断追求最新的东西,最美的东西,风格一直是古典的写实主义,他的眼光很厉害,看女人、看风景都有最好的切入点。
(《江南时报》,2005年4月11日)
在前些天的电话上,陈逸飞还告诉杨明义,他正在拍的电影《理发师》的地方风景很好,是与周庄不一样的水乡,等拍完电影,请杨明义一起到那个地方写生。可陈逸飞失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