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把过去封给秦族先人大骆的犬丘之地,全部封给了秦庄公。这样一来,相当于从今天的甘肃天水到秦安,这一大块儿“西垂之地”,就全部归了秦嬴氏。
秦庄公以军功受封,率领儿郎们移驻犬丘,声威遍及西陲,成了周王室在西部的钢铁长城。
虎父无犬子,这位秦庄公有三个儿子,英勇都不下于其父。长子叫做世父,对爷爷秦仲壮烈殉国耿耿于怀,他说:“西戎杀我祖父,我必报仇,若不杀死戎王,就无颜再回秦地。”说到就做到,他精选了一支精锐人马,长期在外与西戎苦战,把嗣立之位让给了弟弟秦襄公。
秦庄公在位44年后去世,秦襄公即位。这位襄公,是一位超级聪明的战略家。他一上台,就采取了两项措施,专门对付西戎。一是,把自己的妹妹谬嬴嫁给了西戎的一个支族丰王为妻,分化了西戎的力量;二是,把都邑向东迁移,搬到了汧邑(今陕西陇县南),使自己更接近周朝的都城镐京,背靠大树好乘凉。
秦襄公即位第二年,西戎又发兵围攻犬丘之地。世父当仁不让,让弟弟安心执政,自己率兵反击,结果战败,被西戎俘获。好在被囚禁了一年多,西戎还是把他给放了回来。
襄公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顶不住西戎的虎狼之师,就先韬晦着,慢慢寻找机会,争取利用边境危机,先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再说。
周朝天下,现在已经是纷乱如麻了,几百个诸侯国都各自为政,对周天子只是虚尊。而勇冠西陲的秦人,却连个最小的诸侯都不是,这才是秦人之耻。
“怎么才能升上去一级?”
秦襄公整天思谋的就是这个。
这是绝大多数玩政治的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想的一个问题,可谓政治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古来多少帝王将相,功成身退、主动弃位的,一百个里头大概只有一两个,可见这问题是个终极问题。
烽火戏诸侯是秦国诞生的契机5�烽火戏诸侯是秦国诞生的契机秦襄公以退为进、深自韬晦,上天就喜欢这样沉稳的政治家,在他即位七年后,就给了他一个绝好的崛起机会。
话要从西周最后一个国王周幽王说起。
关于周幽王的故事,在中国历代可谓妇孺皆知,那就是“烽火戏诸侯”。故事的主角,一个是好色之徒周幽王,一个就是绝色美人褒姒。
关于褒姒的身世,古代传说中的情节太过离奇,我们现代人无法相信,因此我这里不予采信,只从比较可信的一段说起。
第二章诸侯能做到的,我们就一定能(2)
话说周王朝到了周宣王时代,国势已经衰微。国中甚至有童谣流传:“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如果有卖山桑弓和箕木袋的,那就是灭亡周朝的祸害。
这还了得!
周宣王听到后,下令禁止老百姓贩卖这两样东西。正当此时,乡下有一对夫妻因为消息闭塞,不知道国家有这个禁令,照旧在贩卖这两样东西。周宣王闻报,立即派人前去捉拿。
夫妇二人听说后,魂飞魄散,立马抛弃了家产逃命。在逃亡路上,忽然听到一个遗婴在路边的河岸上啼哭,哀哀可怜。夫妇二人动了恻隐之心,便收养了这个女婴。后来他们逃到了褒国,安下家来。褒国历来尊崇妇女,习惯上以国名作为女子的姓,所以,夫妇俩就给这个女孩取名叫褒姒。
当时,褒国迟迟不给周王室进贡,得罪了周王室,上下级关系一直很紧张。等到周幽王执政后,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
周幽王是性情中人,也是亡国之君。他上台之后重用奸臣,沉迷女色,至于国政和民生,都随他娘去,一概不理,但是对诸侯国进贡的问题,却看得比较重。他见褒国国君褒珦屡次不进贡,就派大军前去征伐褒国。
褒君是个能请神不能送神的主,事到临头没了主意,为了自保,便在民间广征美女献给周幽王,以解褒国之围。长大成人的褒姒,此时已出落得如花似玉,自然被选中,作为谢罪的贡品,被送进了周幽王的宫中。
周幽王一见褒姒,当即被迷住,下令撤了褒国的围。在宫中,周幽王对褒姒宠爱无比,立为妃,从此只顾与美人逍遥,终日不理朝政。
第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对她就更加宠爱,起意要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这是典型的“二奶夺嫡”传统大戏,从周代一直演到今天的民间,没有个完。当时,周王室的史官伯阳就曾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