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3/4 页)
得心里从未有过的踏实与安全。
他们成了彼此的依靠,而他也在以行动实现着对她友善的回报。再也没有人敢欺负她了,孤儿院里的各路诸候渐渐地偃旗息鼓,对他们二人结成的小团体都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
她没有太多的贡献,看着他还是有些不开怀的抑郁,只得绞尽脑汁,想了许多笑话说给他听。或许那些笑话真的很可笑吧?反正他一直笑一直笑着…她印象里,那一天的太阳都已经下山了,可他还是拉着她的手,站在孤儿院后院的那棵老榆树下,听着她的胡说八道,连晚饭都错过了。
尽管她在夜里饿地醒了过来,却并不后悔,想想第二天还能见到他,就喜孜孜地高兴不已,前所未有地感觉到孤儿院的生活,幸福而悠远。
很可惜,第二天,她起晚了,醒来只在枕边发现一根亮晶晶的项琏,银色吊坠里镶嵌着一颗墨绿玉石,黑漆漆的,不见半点光泽,也没有半点希望。他被人接走了,这么快,快地连告别都省略了。
那是她人生里第一次经历痛苦,离别让她的心突然变地那么难受,难受地好象有针在刺着一样,难受地她好几天都没有正经吃饭,难受地她放弃了长久以来在孤单惊恐的生活里刚刚养成的平常心…但她也知道,并不能埋怨他,他又没说一定会留在这寒凉冷漠的孤儿院里永远陪着她,能被“爸爸妈妈”们挑中领走,是顶顶幸福的事情,尽管那些留下来的孩子硬生生地做出毫不在意的冷淡表情,其实心里莫不是嫉妒与羡慕。可是,她还是有被抛弃的感觉,尽管从一出生起,她便已经被抛弃了。难道,她的命运即该如此?
其实,她也没有呆多久。一个月后,她过了五周岁的生日,有一个男人来接了她,把她送到一座寄宿小学里去,虽然也是被关押着的,但情形已经好了很多。后来,她才知道那个男人叫赵国辉,是个警察,她的资助人。九岁的时候,她小学毕业了,那个人又出现了,黑黑的脸庞,高大魁梧的身躯,很亲切地摸着她的头,笑道:“嘉嘉,你可真行,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用不了二十岁就得博士毕业了。”
是有点离谱,可她除了学习,真的没有事情可做。
可惜还是辜负了这殷殷期望,到二十岁时,她才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
在那共同的岁月里,赵国辉同志也已经从当初的刑警队队长升到了市公安局副局长,与她一直保持着亲切而适当的距离,偶尔出差的时候会到学校里来看看她,无非是问问她学习怎么样,生活好不好,与同学们是不是相处地愉快等等琐碎的事。
她起初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这个人的亲生女儿,直到考初中提前毕业的时候,她见到了他的妻子,一个很漂亮的知识女性,应该早就知道她的存在的,对于丈夫长久以来的助养行为,似乎是不反对也不赞成,可她从那个女人冷淡礼貌的表情里很清楚地认识到,她并不喜欢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赵国辉来看她,她才知道,他们早就离了婚,他的妻子带着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女儿去了国外。她还以为,老赵同志会提出来等她毕业时把他接回家去住,可是没有…她终于明白,她决不是这个男人的亲生女儿,只不过是这个男人因为某一个原因不得已要在金钱上继续负担下去的人。
那一年,她才十七岁,已经很清醒地了解到,在这世上,她只有自己一个人。
她没有欲望也没有希望地生活着,不过是走一步算一步,即便是年纪轻轻就取得了硕士学位,又是优秀毕业生,集各种荣誉于一身,有许多好单位等着要她,可是赵国辉一句话:“还是应当学以致用呀。”她便顺理成章地参加了优秀生选调考试,进入了省公安厅。
穿上了警服,坐在办公室里,远离了血雨腥风,只专心致志地做着研究工作。还没等她真正理解警察的真正含义,又考取了部里给各厅赴英国进修的唯一名额,原本就是考试最拿手嘛,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兴奋的。
赵国辉却很高兴,特地到省城来请她吃了一顿饯行饭,她没有什么舍不得,只是觉得赵国辉有些老了,那威武高大的峥峥铁汉如今两鬓也添了白发,不禁有些心酸。那天赵国辉喝了很多酒,最后有些喝醉了,她搀着他回酒店去,他却拉着她的手,含糊不清地低声唤道:“依依…”她一怔,后来想想可能是他妻子的名字,恍惚记得那个女人叫刘雁一。
在英国的时光是悠远而漫长的,她还是按照从前的生活习惯,宿舍教室图书馆,简单到了极点。教授很喜欢她聪慧与勤奋,特地又为她申请了延期的机会,她却提前一年取得了博士学位。按照教授的意思,很希望她继续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