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自己最喜欢的娘亲,因爹离开后就开始魂不守舍,对他的关心和注意力大减,就让他颇不满。
到后来甚至直接消失,连面也见不着,而每回他哭着要娘时,奶娘都说他娘出远门找他爹去了。
虽然他不知道出远门是什么意思,却牢牢记住了当初娘亲是因为他爹爹而不见的,害得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和心爱的娘亲撒娇。
他年纪虽然小,但也是会记仇的!不能讨厌他最喜欢的娘亲,排斥没那么重要的爹总可以吧?从此以后,他就决定要积极分开他娘和他爹。
据说今天是什么他娘要嫁他爹的日子……尽管他不懂何谓成亲,但一听就觉危机感大增,因此便哭闹着要找娘,不想让她和爹单独相处。
父子俩以眼神对峙了好阵子,可惜他们所争抢的女人却对此一无所知。
姚萱萱根本没想到这么多,她完全搞不懂儿子在生什么气,只得尽力温言安抚,费了大半天的功夫才把这小子哄睡。
幸好先前小知勤已闹了好阵子也累了,否则哪那么轻易就让她脱身?
目送奶娘抱着小知勤离去,新房内再度只剩新郎和新娘。
夫妻两人对望了一眼,同时笑出声。
被儿子这样一折腾,就是先前有什么绮念,现在也半点不剩了。
他们干脆肩并着肩坐在床沿,聊起天来。
「小知勤的性子可真倔,不知是遗传谁呢!」姚萱萱咕哝,边说边瞄着身旁的男人,摆明认定那是他的基因。
「倔强不见得是坏事,但不识时务肯定不是好事。」徐延英阴着脸道,显然对新婚之夜的气氛被彻底破坏一事耿耿于怀。
姚萱萱没良心的大笑,「那绝对是遗传自他爹了,毕竟今天过后,你在许多人眼中也是不识时务的呢!」
几个月前,他阵前「重伤」一事传开,本来对此事半信半疑的众人,都在忠勇侯夫人连夜赶至东南寻夫后彻底打消了怀疑。
毕竟若此事是假,忠勇侯夫人怎么会如此慌张?甚至风尘仆仆赶到后,还彻夜不眠的照顾了忠勇侯数日数夜,为此军中众人无不对她感到敬佩钦服。
不过女人进军营在多数人眼里看来仍为惊世骇俗,因此忠勇侯夫人进军营照顾丈夫一事,亦曾引起过朝堂上那些吃饱撑着的谏官文臣几番争执。
但随后立刻有消息指出,说忠勇侯夫人早年在民间时受过神医指点,对于外伤处理照护格外专精,军中不少伤兵便曾深受其惠,大大降低了受伤士兵的死亡率。
因此她若是以「大夫」的身份留在军中照顾重伤的忠勇侯,也没人能强烈批判什么。再加上忠勇侯最后虽负伤却仍大败叛军,这才让此事轻易平息,再无人多嘴。
皇帝也是因为信了他的伤势,才在稍加慰留后,便爽快的放人。心里惋惜的同时,却也暗自欣喜。
他始终对于明明不喜却又不得不重用徐延英之事耿耿于怀,如今叛乱已平,内忧外患暂时都没了,而最具威胁的徐延英还受了重伤并主动交还兵权,多么完美的结局呀!
如果徐延英没重办婚礼,包括皇帝在内所有外人对忠勇侯的印象大概就停在此处了吧?偏偏他又来了这一出,生龙活虎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能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哪个不是人精,这样一来,哪还有人不知他先前的「重伤」其实不若想象的严重?
接着又会想到,他明明并未伤到无法继续担任将军一职,又何以执意辞官?这一路思考下去,能想象的东西就多了,最后再与先前忠勇侯拒娶和韵公主稍加印证,便能得出皇帝与忠勇侯恐怕一开始便面和心不和的结论了。
至于皇帝,此刻想必也是气得跳脚吧?
虽然他的目的终归还是达成了,但当众人揣测忠勇侯为何要急流勇退的同时,又怎么不会怀疑是否皇帝对位高权重、手掌兵符又拒娶公主的忠勇侯起了杀心,这才让忠勇侯装病辞官呢?
偏偏忠勇侯又已辞了官,并将兵符交还朝廷,皇帝就算想出口恶气,也找不到人发泄。
那种感觉大概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吧?姚萱萱坏心的想着。
徐延英先前可是连立了两个大战功的人啊,皇帝再恼怒,总不能夺了他的爵位吧?
「旁人爱怎么想,就随他们去吧。」徐延英不在乎的道,「至于皇上……
早在当初我拒绝娶和韵公主时,便注定不可能与他同路了。」
姚萱萱摇摇头,「我倒是觉得只要你是徐家人一天,皇帝就不可能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