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页)
银子。尚有二十两银子的盈余,总算没有让自己的兄弟蚀了老本。
张青也很高兴,石耳价贵,却非贩入豪门大宅之中,而是多卖于青楼中人。只因在诸多避孕名方中,兼具养颜效果的虽然还有几种,却没有一种能够与石女汤(以石耳为君药)相比美的。
张青以贩花为业,这青楼之中也是鲜花购进的大户,俗话说鸨儿爱钞,姐儿爱俏,花娘子张青的名声,还是这些青楼中的女子买花调笑张家小哥儿时叫出来的。
这一次,张青也是准备凭了这些门路,去将那石耳换钱,却没想到在即将成交时,遇到了加价争市的好事情。
石耳在开封这等天下第一繁盛的京师之地,一钱干耳便能卖到一两银子,李禾的一篓石耳,晒干后,差不多是四两半的样子。
张青与那位柳行首的侍女议好的价钱是五十两银子,已稍稍高过市价,却没想到碰到了一位不讲理的,直接扔下八十两银子后,夺了石耳便扬长而去。
隐约间,张青似乎听到有人低声提起高太尉三字,却也没放到心上,管他是高太尉矮太尉家的,手中银子那沉甸甸的份量才是真的。
兄弟俩人高兴地在开封城逛了半日,却是什么东西也没买,二十两银子,听着不少,可在这天下第一繁华的开封城,却也不过两桌寻常酒席的价钱。
待二人回到张青在开封城郊的家时,已是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已经亮起了灯火。
这一片区域的人家,是开封西郊同德里的菜户区,都是给开封城中提供时鲜果蔬花卉这类种植产品的,每家的占地都是不小,张青的院子在这里,几乎便算是最小的了。
看着自家被周围的阔大场院衬得颇显窄小的院子,张青一声轻叹,眼前不禁又浮现起被李禾坐坏的那盆时花,心中暗忖:“若是那盆花能够在斗花会上中个花进士,自家有了名气,这日子总要比现下好过一些。”
第三十六章 花考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投之,当今官家(徽宗)在即位之前做个闲散王爷的时候,便有传闻说他是李煜转世,天生便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书法更是在才子遍地的大宋自成一家,人称瘦金书。
这位官家即位之初,倒也有心要励精图治做那一代明君,却终究本性难移,没多久便撤了心思,重又回到他做闲散王爷时的声色犬马之中,行事浮浪无常朝令夕改,到了现在,年号竟然就足足改了六次。每日里便只想着怎么弄些新奇之物供自己赏玩行乐。
这下边的臣属,自然有那投上所好,每每献上一些玩乐的新奇点子。'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今年的斗花会,便是有人献上的主意,说以七月七日牛郎织女情人相会佳期,办一场斗花胜会,为天下有情人乞福,愿其终成眷属。
官家本就是个多情的风流种子,一听之下立刻准了这个主意。
有那凑趣的,便又出了主意,拟以科考制度由官家任那主考官,亲自点出花中的状元、榜眼、探花……谓之花考。
没想到这主意又被这位官家给准了,还亲自将花分为皇品、臣品与民品。皇品花卉点出花进士二十本,臣品出花进士三十本,民品出花进士五十本,群花共将点出进士百名。
这花考名目一出,立刻引得满朝影从,纷纷挖空心思,要在这七月七日的花考上高中进士。一时之间,竟是开封花贵。
张青有心之下,透过青楼之中那些消息灵通的主顾,得知了开封花价突涨的因由,却没有趁势抬价,而是通过青楼渠道散出话去,说只要有参与花考资格的,只须凭了能够入场花考的花柬,便可用平日的价钱购买自家花卉。但有个条件,却必须使用自己提供的花盆,在花考时不得更换它盆。
便宜才是硬道理,那些替自家主子跑腿的管事采买们,并不介意将那比时价便宜出来的银两揣入自家口袋,更何况那一批张青特别定制的花盆,虽是紫砂陶胎却并非粗制滥造,且因定制之故,市面上还见不到这样的款式,只消报帐时说一声式样罕见,再趁机加些零头揣入腰包也非不可,这一条附加条件自然无不应允,
那盆被李禾坐烂的花卉,却是张青奔着那花考皇品花卉前三甲去的心血之作。
那是一盆洛阳十年生的野牡丹上,嫁接了姚黄、魏紫两种牡丹,盛开时黄、紫同株已是奇葩之属,更难得姚黄、魏紫正是牡丹之中的花皇与花后,这一盆“王后同枝”,却是正应了官家设立花考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立意,可谓应题。而这花皇、花后,又有隐喻天子之意,却是正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