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2/4 页)
府能有多安宁,事到如今就算是找个有谋略的丫头婆子也来不及了。
王氏和邱碧珠懊悔没早些想到这个问题,只能挑几个衷心的丫头陪在熙儿身边了。因为王氏和邱碧珠的烦恼,熙儿也静下心来想过这个问题,思来想去,在她心目中有了一个人选,就是太后身边的尤嬷嬷,太后身边伺候的人有那么许多,多一个尤嬷嬷不多。少了一个尤嬷嬷不少,可跟在她身边就不一样了,如何才能跟太后要了尤嬷嬷呢?
太后那样的人,在后宫身经百战。无论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没有一些易于常人的手段和伎俩,再加上命数富贵,是没有办法登上现在的位置的。
倘若编造各种理由,各种谎言,会被看穿是铁定的,不如实话实说。常言道,说一句谎话,需要用一百句谎话来圆它。说到最后自己都搞不清哪句话是真是假。
尤其对太后这样位置的人。除了说真话,唯一可以变通的方法就是讲究说话的艺术。
而且孝玥太后也是从媳妇熬到婆婆位置的,她肯定能明白身为媳妇的感受,自己跟孝玥太后要了尤嬷嬷无非是想在礼节和行为上的注意,省的惹了婆婆不高兴。从而影响到婆媳关系,婆媳关系不好,夫妻关系肯定是大大的受影响。
熙儿是民间出生,很多事情随性惯了,刚开始进入规矩多的家庭,肯定是一番手忙脚乱,大户人家的规矩多。人也多,人多的地方,最多的是心眼儿,一人一个心眼儿,十个人有十个,百个人有百个。
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就是应付人的心眼儿。躲过人的算计,这些孝玥太后一辈子居于深宫,怕是比谁都要明白。
这些想法,熙儿跟王氏和邱碧珠明说了,让她们不用发愁。她自有打算。路途遥远,路上的时间也安排的充裕,保证大家到盛京时体力如常,不至于疲惫。
加上一路上有柏家新置办的地产,去看看,指点一番也都能来得及,不似搬迁,到好似游玩一般,因为如此,熙儿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熙儿是打算好了,到了盛京,如果当天时间还早,便去皇宫跟太后和皇上问安,如果时间晚了,第二日一早必定要去求见。
上了年岁的老人,最希望的就是小辈常常过去瞧瞧,唠唠嗑儿,心情就极为舒坦了。熙儿与孝玥太后才是一面之缘,只有深入了解,多相处,感情才能加深。而且既然孝玥太后已经认了她做孙女了,自然她要做个孙女的样子,会把她当成外婆来孝顺。当成孙氏就免了,本来就没多少感情,再一想到孙氏,那感情更加淡化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庄园子,逗逗蛋儿,时间也过的很快,坐在马车里也不觉得烦闷,邱碧珠依然飞针走线的在帮熙儿做嫁衣,嫁衣基本做完,还剩最后的收尾。
邱碧珠的针线是非常养眼的,技法灵活,颜色配的巧妙,看的熙儿是羡慕不已,但是仍然不会用心去学,心里打算是要一辈子依赖娘家嫂子了。
王氏是真真的非常满意,儿媳妇心灵手巧,无论跟婆婆还是两个姑子,关系都非常的好,最争气的就是给柏家生了个大胖孙子,王氏打心眼里喜欢邱碧珠,就像喜欢熙儿和四儿一样。
如今的熙儿是公主了,大婚之日的礼服应该都是由皇宫提供,邱碧珠绣的嫁衣是熙儿换了衣裳后的便服,即便是便服,做工针脚绣花,无一不是细致到位,配色自然又出彩,不光熙儿看了,王氏和四儿看了都是极其喜欢的,当即四儿就闹开了,等她出嫁的嫁衣,也让嫂子绣了,嫂子可不能偏心眼儿,得一碗水端平了,否则跟小侄子没完。说的王氏哈哈大笑,又责怪的点了点四儿的额头。
一路上颇为轻松,在傍晚时分到了盛京,盛京城内华灯初上,分外繁荣,从马车帘子的缝隙里,四儿和喜子偷偷的向外望去,眼里满满的惊讶之意,嘴巴里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
在小小的冯阳县城何时见过盛京的繁华,穿过繁华地段儿,马车渐渐驶入了幽静的小巷内,天色已经有些暗了下来,正当熙儿打算看看到哪里时,马车停下了,福子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蛋儿在王氏手里兴奋的跃动,那是他爹爹的声音,邱碧珠整了整手上的针线,叠好放入包裹里,并麻利的打上了结,脸上笑盈盈的看着正从王氏手里接过儿子的福子,满脸的思念显现与眼中,自从成亲以来,从未离开过丈夫这么长时间,说不想也是假的,在婆婆面前,只得把这份思念放于心中。
立在福子旁边的是楚哲瀚,扶着王氏和四儿下了马车,喜子急急的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只能坐在车厢里,可把他给憋坏了,他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