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3/4 页)
,披一身素衣,站在那里,仰头望着天上皎洁的满月,两颗晶莹的泪珠挂在她那长长的睫毛上。
阮郁一见,心中痛爱至切,悄悄上前,伸出两臂,拥住苏小小的小巧身躯。
其实苏小小早已察觉到动静,却一动不动,只是闭上眼睛,静静依偎在阮郁温暖的胸前。
阮郁抱起苏小小,走入卧房,度过温馨缠绵的下半夜。
他惊异的发现,这个名满钱塘的青楼女,竟然还是一个璞玉未雕的处子呢!
从此,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每天不是在画舫中对饮倾谈,欣赏湖中绮丽的风光,就是一个乘坐油壁车,一个骑着青骢马,同去远近山峦观赏怡人胜景。
两人俨然像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羡煞无数擦身而过的游人。
只可惜,萍水姻缘,毕竟缺乏根基。半年之后,阮郁的父亲在建康听到,儿子在钱塘与青楼女混在一起的消息,立即派人把他叫回去,严加看管在家中,不许他外出半步。
阮郁走后,苏小小在家闭门不出,整日仰头企盼,等待情郎归来。
一个月过去了,不见情郎的踪影。一年过去了,连一点音信也没有。苏小小由渴望、失望到绝望,终于病倒在床。
多亏知心的贾姨悉心调理,疾病渐渐问愈。为着使苏小小忘却旧愁,贾姨又让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进屋来,陪苏小小聊天。
慢慢的,西冷桥畔又恢复了往日车马盈门、络绎不绝的胜况。
“曾经沧海难为水”,有了与阮郎的那一段幽情,苏小小再也无心倾情与谁。
她与客人仍然仅限于品茗清谈,偶尔置酒待客,或献上一曲清歌,却绝不留宿客人。好在能在这里登堂入室的客人,也都是文雅之士,并不会有过分的要求。
秋高气爽,红叶满山,苏小小有一天又乘油壁车出游。
在湖滨,她见到一位书生模样的人,眉清目秀,气宇不凡,样子酷似阮郁,却衣着寒酸,神情沮丧。苏小小为之怦然心动,便停下车来询问。
对方见是一位美丽的姑娘相问,神态充满着关切,就非常拘谨的相告:“小生姓鲍名仁,家境贫寒,读书荒山古寺之中,准备入京应试,无奈盘缠短缺,无法成行。今考期临近,我只能望湖兴叹!”
苏小小年纪虽小,却阅人已多。
她觉得,眼前这位书生,必然大有前途,又貌似阮郎,便下决心资助他。于是,她不避嫌疑的道:“妾见君丰仪,必非久居人下之人,愿倾囊相助,也能验证一下妾的眼光。”
鲍仁自然是感动不已。
苏小小变卖了一些贵重首饰,给鲍仁打点了行装,送他上路。
鲍仁频频叩谢,感激的道:“千秋高义,反在闺帏,芳卿之情,铭记在心!待我有成之日,必来叩谢恩人。”
送走了鲍仁,苏小小深深体会到一种帮助别人的快乐。她明白自己对鲍仁动的不是男女之情,更像一种母亲式的付出,并不希冀什么报答,只希望能早日得到他成功的好消息。
上江观察使孟浪,因公事来到钱塘,听人说起苏小小的艳名,因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亲往西冷桥畔拜访,就在湖滨酒楼,备下酒席,差人前往苏家,请苏小小来见。
不料苏小小来了清傲的气性,端起架势不肯应邀,一拖再拖。
经过孟浪三番五次的派人催请,她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慢慢来到酒楼。
孟浪在酒楼已等得十分恼火,心道:我堂堂观察使,竟迟迟请不动一个青楼女!待她来了,定要当席羞辱她一番,以泻心头之火。
等到苏小小姗姗而来,她那美艳的容貌,娴雅妩媚的气韵,立刻镇慑了在场的人。
孟浪也被她迷住,怒气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定定神,觉得还是有必要难她一难,便指着窗外怒放的梅花道:“今日雅集赏梅,就以此为题,敢请芳驾即席赋诗!”
苏小小已料到他的心思,从容不迫的信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孟浪自然明白,她的诗句中,既隐然有讨饶的意味,又不卑不亢,恰如其份,不禁为之赞佩不已。于是宾主开怀畅饮,如逢知己。
第368章
直至夜半时分,孟浪才命人明灯执火,恭敬的送苏小小回家。
苏小小就像一朵高洁溢香的梅花,开在西冷桥畔,虽然赏花者甚多,让她倾心的却寥寥无几。
就在次年春上,苏小小受了些风寒,因调治不及,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