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页)
湖东南的三家村后山上,有一个幽谷,蜿蜒而下,清泉淙淙。
小巧玲珑的菩萨洞,就幽藏在这条溪谷之中,是游客养情怡性、赏景纳凉的绝妙境地。
摩梭少女的风姿,独木轻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渔歌,堪称‘湖上三绝’。
在泸沽湖的每个山湾村寨,都可以看到那些穿着秀丽衣装,落落大方、清秀美貌的摩梭姑娘。
每个月的拍卖大会,那些从远方漂来的猪槽船,载着阿妹,向游客招手,大展歌喉:“呵,朋友,来了就莫走,阿妹陪你到月落西山头……”
关于泸沽湖的形成,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村庄。村里有个孤儿,每天到狮子山去放牧。人们只要把牛羊交给他,总是把牛羊放得肥肥壮壮的。
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树下睡着了,梦见一条大鱼对他说:“善良的孩子,你太可怜了。从今往后,你不必带午饭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
小孩醒来后,就到山上找啊找,终于在一个山洞里,发现那条大鱼。他就割下一块烧着吃,鱼肉香喷喷的。第二天,他又过去,而昨天割过的地方,又长满了肉。
后来,这事被村里一个贪心的人知道了,要把大鱼据为己有,就约了一些贪财之徒,用绳索拴住鱼,让九匹马和九头牛一齐使劲拉。
鱼被拉出洞,灾难也就降临了。从那个洞里,洪水喷涌而出,顷刻间淹没村庄。
那时,有个摩梭女人正在喂猪,而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玩耍。
母亲见洪水冲来,急中生智,把两个孩子抱进猪槽,而自己却葬身水底。
两个孩子坐在猪槽里,顺水漂流。后来,他们成为这个地方的祖先。
为着纪念那位伟大的母亲,人们将整段木头做成猪槽船,将泸沽湖称为母亲湖。
晴朗仔细的观察一阵,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不禁暗暗奇怪。
如果附近真的有什么女妖怪,为何没有妖气?
那些失踪的游客,如果已被杀害,应该会有怨念残留,这一带却十分清爽。
实在是太清爽了!既没有妖气,也没有一丝怨念!这很不正常!
反而是女子国中的解阳山,隐隐有妖气冒出。
据说,那个自称如意真仙的道人,是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的叔叔。那么,他应该是一只牛精,有妖气冒出,并不出奇。
奇怪的是,他这种修道有成的牛精,为何会霸占破儿洞内的落胎泉,卖水谋利?
莫非,这只是一个幌子?
那些失踪的游客,极可能是被他悄悄的捉去,甚至杀害。
妖精杀人,甚至吃人,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正如人类屠猪杀狗一般。
这么一想,晴朗越发怀疑那个如意真仙,要去探个究竟。
他以东皇钟护体,潜伏在阴影中,悄悄的向解阳山飞去。
之前在泸沽湖逗留太久,天已蒙蒙亮。
他不敢飞得太快,来到解阳山时,天已大亮。
晴朗飘浮在高空,往下一看,真个好山,但见那:幽花摆锦,野草铺蓝。涧水相连落,溪云一样闲。重重谷壑藤萝密,远远峰峦树木蘩。鸟啼雁过,鹿饮猿攀。翠岱如屏嶂,青崖似髻鬟。尘埃滚滚真难到,泉石涓涓不厌看。
而那背阴处,有一所庄院,忽闻得犬吠之声。
晴朗以阴阳眼施展天眼通,察看了许久,那些妖气果然是从如意真仙的身上冒出,再无异常。
他略一沉吟,现出身形,飞到庄前,果然是个好去处,但见那:小桥通活水,茅舍倚青山。村犬汪篱落,幽人自往还。
晴朗和牛魔王、红孩儿都有交情,明着去拜访如意真仙,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岔子。
况且,就算他打不赢,对方也肯定捉不住他。
顷刻来到门前,只见一个老道人,盘膝坐在绿茵之上。
晴朗上前,表明身份,说出自己和牛魔王、红孩儿的关系,又说想求点落胎泉水。
老道人是如意真仙的徒弟,不敢怠慢,立即进去禀报。
真仙正在抚琴,老道人只得待他琴终,才恭敬的道:“师父,外面有个青年,口称是红孩儿的好友,想求点落胎泉水。”
真仙淡声道:“随意送他一点,就当打发乞丐吧。”
老道人点点头,倒退着出了琴房,返回绿茵,跟晴朗说明如意真仙的意思。
晴朗拿出一个葫芦,微笑道:“我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