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页)
作质量,提高其产品品质”,埃德温·莱因格尔德在《驰骋天下》一书中说。
“丰田模式”在西方的推广,被认为是报恩行为,“因为丰田公司从西方传统产业中获益匪浅”。他们的生产方式被称为“精益生产方式”,而其与TPM的思想以及行为准则,如出一辙。
于淑珉决定在海信推行TPI/TPM,源于2001年冬天她与韩国三星SDI(三星数码视界)社长金淳泽进行的会谈,那场会谈的细节因为涉及商业机密,如今不可考,然而可以确定的是,于淑珉得到了从三星SDI嫁接而来的管理革命真传。
她既看到三星SDI的成功,又计划对三星SDI深圳公司进行考察,引入TPI/TPM管理模式的念头便在她脑海中诞生。
于是她问三星SDI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金淳泽的答案当然是:TPI和TPM。
当于淑珉试探性地表示了引入TPI和TPM管理模式时,得到了对方爽快的答复。的确,海信是三星SDI的客户,这个理由不足以支持金淳泽的爽快。三星SDI在中国等离子电视市场上有所图谋,而海信是最好的合作伙伴——金淳泽之意显然在此。
他们的共识是在海信推行TPI和TPM,前者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创新的简称,即通过组织创新活动,使劳动生产率产生飞跃性的提高;后者则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的简称,目的是在各个环节上持续不断地进行改善,积小善为大善,最终达成整体上的创新飞跃;同时通过标准化活动,将创新取得的成果持久地加以保持。
那次“于金会谈”使于淑珉女士得到意外惊喜。她在面朝大海的海信大厦内引发一场管理革命,这场管理革命将从东海西路17号开始,向北、向西、向南、向东,波及海信所有的细小“单位”。对于海信的未来,它异常重要,甚至超过了任何一个新产品项目。
三星模式(1)
三星企业推行TPI/TPM管理是个公开的秘诀,它们当年向日本丰田公司学习,就已成为韩国家喻户晓的象征事件。
TPI/TPM管理在三星集团的被推行,源于###熙社长10年前的一次美国之行。那时###熙前往美国开会,期间他专门抽时间去百货商场听取美国顾客对三星产品的评价。
令###熙失望的是:找遍整个百货商场,###熙才在角落里发现了落满灰尘的三星产品,而售货员的评价更让他无地自容——三星产品价格只有同档索尼产品的一半,却仍无人问津。
强烈的挫折感使###熙回国之后马上召集三星高层讨论,他们得出结论:正是因为笼罩在“国内第一”的光环下,三星人才故步自封,形成“井蛙之见”,以为三星已经非常强大。
“自我诊断”之后,三星高层达成共识:与松下、索尼等世界级大公司相比,三星非常之差,无论各个方面,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熙决定在三星集团内部推行“TP运动”,他认为这有助于三星更快速更健康地成长。为了借鉴日本丰田公司推行TPI的经验,三星从日本请来专家给自己“把脉”,进行现场整顿和危机教育,TPI/TPM就这样成为三星赖以生存的管理模式。
推广之初,“TP运动”显然不像其名称一样,是一种“全面生产率运动”,三星的高层似乎置身事外,而员工也不习惯突然的改变,他们显然更愿意保留原有的工作节奏。
1993年,###熙准备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开会,在登机前一刻,他收到了日本专家的信,在信中日本人表示来到三星之后,TPI/TPM活动开展的效果很不理想,自己又拿着三星给予的优厚待遇,实在是愧对期望,请求辞去职务。出于责任感,日本人建议推广TPI/TPM管理必须是公司的一把手亲自抓,才能见到实效。
许多年后,###熙依然能感受到这封信对他的刺激,而在当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所以下了飞机,他取消了原来的会议主题,改为讨论TPI/TPM的推行,并决心从自己开始,身体力行。
即使这样,在TPI推行的过程中,三星公司也品尝了极大痛苦,三星SDI常务尹荣基形容这种变革就像“昆虫蜕皮”,疼痛自知。
为了体会“昆虫蜕皮”的痛苦,在三星集团,从社长到普通员工就餐时都将右手绑了起来,改用左手使用餐具,这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让每一位三星人都感受到“昆虫蜕皮”的疼痛,明晰了革新的艰难,也坚定了他们推行TPI/TPM的决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