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我是谁?(第1/4 页)
第八十四章我是谁?
听见陆文昭的提醒,文搏目光炯炯地直视着这位明军千户,陆文昭坦然以对,似乎早就想好如何解释。
文搏比他先一步开口,道破了他为何这样讲。
“绣春刀,锦衣卫。”
“大人目光如炬,属下佩服。”陆文昭打蛇随棍上,连属下都喊上了,“那沈炼来历只怕跟咱们军中厮杀汉不是一路,是皇上派下来监察边军的探子。我并非对沈炼刻意针对,而是他这身份实在敏感,如今杜总兵身故,他侥幸得活,咱们得防着他些。”
这也是文搏一直以来的疑惑,为什么沈炼此时会身处军中。当时看电影的时候文搏原以为他早年参军后来转入锦衣卫,也没做细想,可这次相遇才发现人家手里早就拿着绣春刀。
说起来文搏也不懂沈炼怎么想的,上战场为何会带上他的绣春刀。转念一想,可能沈炼也只是当做腰刀使用,当时救人匆忙间找不到别的武器,就凑合用了。
绣春刀鼎鼎大名,早些年可是能止小儿夜啼的几个关键词之一。
飞鱼服,绣春刀,除了锦衣卫还能有谁?
按理说锦衣卫也有收集军情搞谍报的功能,但是到了明末锦衣卫大多数还是对内负责缉捕、刑狱,军中自有谍报来源。那么沈炼主要的目标就不会是后金军队的动向,而是军中的各级军官们了。
其实这倒是文搏误解,在万历到天启年间,锦衣卫其实充当了相当一部分传递军情和深入敌境收集情报的职责,像沈炼就是如此,极有可能就是被安置军中探查后金方面消息的锦衣卫。。
因此陆文昭自然知道沈炼其实没多大问题,但依然刻意提醒文搏以此来示好,并表明他跟文搏才是一边的。
然而文搏听见陆文昭的话却没有正面回应,反倒是指向自己问道:“陆千户,实不相瞒,你不必叫我大人、将军之类的,我也不是什么将领,不过是战场上捡了套甲胄聊以保命罢了。要说来历不明,我只怕还胜过那沈炼许多。”
文搏说出这话的时候就紧盯着陆文昭,想看他是何反应。
果然陆文昭有些猝不及防,意外的却没有太多难以置信,反而更加诚恳拱手道:“文将军……恩公,您救了在下一命,请容我如此称呼。也不必试探,就算不是哪路将主,那也定是非凡人物。”
“此话怎讲?”文搏这下倒是来了兴趣,自己穿越过来可没人给他个背景身份,难道陆文昭看出什么端倪?
“之前看到恩公断发,在下心惊之下怀疑您的身份。直到那手伏虎棍一出,我就明白您的来历了。”不料陆文昭却从文搏反击鞑子的一招棍法上着手,说出自己看法。
“所以我说咱们是一路人,请看。”说完,陆文昭拔出佩刀反手背在身后,一掌前竖,脚步成弓,接着进步双手挥刀后呈防备姿态,连退两步返回原地。
动作迅捷连贯,极为简单直接,一看就是非常实用的军中战法还兼顾单打独斗。
这种姿势先是让文搏想起了在东洋的第一师团剑道馆里那位持田盛二师范的演武,细节中又有不同。
略一沉思,文搏很快将陆文昭的动作和自己尘封的记忆中所学枪术时看到的刀法结合。
“辛酉刀法!”文搏立刻叫出名堂。
陆文昭的于方寸间施展的刀法实在是太过独特,在这个时代可谓独树一帜,文搏怎能认不出来?
听见文搏叫出名头,陆文昭满脸自得,拱手朝文搏说道:“恩公果然大才,一眼看破我的出身,没错,我跟恩公师出同门,使的正是戚少保军中武艺!”
文搏大概猜出来陆文昭为什么觉得他跟自己是一伙的了。
因为文搏枪术基础全都是当年自学《剑经》和《纪效新书》得来,虽然后来跟各路枪术名家切磋交流,但是骨子里的根基没有大变,在陆文昭如炬目光之下,当然被认作戚家军的同僚了。
这个年代戚家军因为戚继光被万历不喜的缘故多遭排挤,故而军队被裁减分派至各处。但是只要军中老卒相逢,哪怕不曾见过,光看武艺就知道来历。
陆文昭有些急了,心想我都这么开诚布公,你怎么还搁这试探个没完?只好进一步解释道:“恩公……文兄,你有苦衷我自然明白。断发持枪,这路数别人看不出,咱戚家军里的能认不出吗?定是俞武襄那边的僧兵,说来确实不是戚家军,可咱们打断骨头连着筋,可不还是自家人吗?”
这里就得提及明朝两位著名将领,俞龙戚虎,俞大猷和戚继光了,两人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