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了口:“我要一串尝尝就行了。”
这家的羊肉串果然没有辜负甘悦的期待,外酥里嫩,焦香诱人。一口咬下去,丰腴的肉汁在口中爆开,羊肉的鲜美和孜然的咸鲜完美融合,再加上些许辣椒,挑剔如杨晏都说不出别的话来,甘悦更是笑弯了眼。
小苏三两口解决了自己的那几串,“怎么样,还要不要再来几串?”这家羊肉串很是实在,像小苏自己的话,顶天来个十来串就饱了。甘悦也不过是第一次吃新鲜才把两串都给啃了,这羊肉串虽然好吃,但是这条街上肯定还有很多好吃的,甘悦觉得她不能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所以果断地摇了摇头。
事实证明,甘悦的想法是很正确的,因为逛到后面,很多东西她基本只能尝个两三口就给杨晏了。当然,杨晏也会给面子的吃两口,量少的两人分分也就算了,要是量多的,那就真的只有被浪费的命了。
等四人从街头吃到街尾后,甘悦已经撑得快走不动道了,杨晏比她好一点,但是也觉得撑得慌。只有小苏和司机两个大人还好,只是看着甘悦吃得香甜,他们两个吃得也比平常多。
“哎哟,不行不行,现在可不能回去,吃这么撑,现在回去晚上肯定不舒服,这样吧,后面临着杂货街,我领你们去逛逛怎么样?也好消消食。”小苏主动提议道。
她刚刚已经接到了杨奕的电话,杨奕今天在公司加班,不能和他们一起吃晚饭了,而且回去的也会比较晚。不过就算杨奕有时间,这俩孩子现在也什么都吃不下了。
“行,那就去逛一下吧。”杨晏前世基本没在平江呆过,就算来也只是在别墅呆着,压根就不愿意出去逛。倒是后来陪着甘悦来过几趟,所以现在的平江市对他而言也算比较陌生的。小苏刚刚提到的杂货街,在他后来陪甘悦回来的时候已经成了古玩街,游客来平江逛到最后总会来这里买点东西,难得重来一回,杨晏也不免生出几分捡漏的心思来。
不比杨晏日后看到的景象,现在的杂货街看起来还有些破旧。也是,平江还没有大力发展旅游业,这里自然也还没开始整修,所以哪怕这里有正式的名称叫东湖街,平江人还是习惯叫这里杂货街。
快到年下,店铺关门的也晚。杂货街这里到处挂着红灯笼,还有好些人家应景地卖起对联福字,灯光的映衬下倒是红红火火。
“书铺!”甘悦眼尖,一下子就瞧见了里面第四家的书铺,项脊轩。上面挂着的匾额看起来有着岁月的厚重感,“我们去看看吧。”甘悦看着那个和自家药铺门上相似的匾额,拉着杨晏就进了门。
“哇,这里好多书!”一进门,就感觉置身于书山书海之中,甘家和杨家都是有藏书的人家,不同的是甘家藏得都是药书,而杨家则多是些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而山川典籍,神仙志怪这一类的东西,两家都不怎么多,这个地方却很多。
看店的是位年轻人,不过满脸都是不耐烦,想来是被家里人强压着来的。看到两个小孩子进门之后,那人皱起了眉,驱赶道:“哪里来的小孩,快出去,我们要关门了。”
“哎,你这人怎么说话的,送上门的生意不做,看我们好欺负啊!”小苏跟在两人后面一进门就听到这话,哟呵,敢朝他们家小老板呛声,找抽呢吧。
要只是小苏一个弱质女流进来,那人肯定不会轻易闭嘴,但是看到司机那一身壮硕的肌肉之后,年轻人就很识时务的闭嘴不言了。
“九针法?”甘悦兴奋地拉过杨晏,指道:“你看,那是九针法,我能不能把它买下来?”
九针法起源于黄帝内经的灵柩篇,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甘家历代相传的是针法名曰“五脏刺”,也是来源于黄帝内经。甘悦这段时间已经开始辨认穴位了,爷爷在给她做启蒙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些,对于九针法的遗憾,甘悦自然也听出来了。
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在这个不起眼的小书屋里找到了甘家想要已久的《九针法》。那本书放得不高,杨晏伸伸手就能取下了,室内灯光不算明亮,杨晏直到走进后才看到那本书的书架旁边还挂着一幅画。
“这画卖吗?”杨晏状似不经意问道。
“扑哧……”那青年笑了一声,“哎,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啊,这《荷塘翠鸟》可不是纯芝先生的真迹,那是我们家老爷子打了眼收回来的仿品,卖倒是也能卖,不过不是真品这一点我可先要说清楚了。”那年轻人虽然一开始态度不好,但是这时候倒是挺真诚的,毕竟遇上个不懂行的,兴许其他人就把杨晏当做肥羊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