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ㄒ膊⒉环咽隆K�牍こССそ换幌敕ǎ�玫皆尥�<柑旌螅�Сで鬃源�松厦牛�蛩�┕阂话偬ǚ⒍��4哟耍�笞谏耆缬愕盟��
重庆的市场很快饱和,不甘心偏安一方的左宗申背着雅马哈两冲程发动机,走南闯北。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带着徒弟,访问了全国59个发动机生产厂。为了减少支出,每次外出他们都是乘坐火车。经常没有坐票,“我整整站了三天三夜,脚站浮肿,实在站不住,我在过道上铺一张报纸睡下”。但是,两个月的收获让左宗申欣喜若狂,他得到企业的答案是“这东西供不应求。”
再回重庆,左宗申用十年攒下的20万元和筹措的30万元,成立了重庆宗申摩托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修理匠迈进了摩托车工业的门槛。2007年,宗申产业集团以110亿元的销售额,成为重庆产值最大的民营企业。
台州之名,知者甚少。甚至台州人也会委屈地说:“人家和我们做生意,却问台州究竟在哪。”可是,提起台州人李书福,估计无人不晓。
1982年,台州市温岭县工商局率先突破禁区,给当地牧屿工艺品厂注册核发了“社员联营集体”营业执照。这是国内第一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股份合作企业,台州因此成为中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发祥地。26年后,当年的工艺品厂虽更名为宝利特鞋业有限公司,但股份合作的性质未变,起初几千元的合作资金也扩大到年产值8亿多元。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82:一半海水,一半火焰(5)
1982年,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李书福,由于3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有意思的是,李书福这个名字,也是为了顺利考上大学,同时觉得原名“李胥福”太绕口,才改成“李书福”,取意“书生有福”。
拿着家人给的120元,李书福开了一家小照相馆。如果需要追溯,其实他“很小就挣钱了。七八岁在村子里给人放牛,拉风箱,放牛一天挣三毛钱,拉风箱可以挣到五毛。”
照相机是李书福自己动手装的:买一个镜头和装胶片的东西,自己做齿轮,闪光灯和反光罩找乡下敲铁皮水桶的工匠帮忙。商店里好几百钱的相机,他几十块钱搞定,效果也还凑合。据会讲故事的台州人说,李书福成天背着相机,在公园晃来晃去地“野照相”——“来,来,同志过来照张相。”晃出来的照相生意似乎不错,半年后赚到800元,他正式开起了照相馆。不过,在李书福展示给公众的简历中,照相馆的经历总被有意地忽略,时间的起点基本上都是从1984年开始。那一年,他的名头是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
开冰箱配件厂,源自李书福一个不可思议的突发奇想。某下雨天,李书福皮鞋漏水。他找到家鞋店,看见4个工人“不务正业”地在做异型铁片,说是冰箱生产必需的一种元件。好奇的他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与工人聊天。工人们告诉他:“元件来钱更快,而且不愁销路。”李书福有了想法“自己开个这样的厂生产元件,该多来钱?”心里一高兴,穿着漏水的鞋,李书福冲出鞋店。
对于李书福这样的民营企业创业者,他们一般不会过多考虑行业有多少政策限制。他们随心所欲,却敢于承担风险;他们不懂规矩——虽然规矩原本就混乱不清或者根本没有——因而敢于进入新的市场,只要看到市场机会就奋不顾身。在自己家里,李书福和其他几个兄弟开起工厂,并自任厂长。冰箱市场的供不应求带动了制冷元件产业的发展,产品一送到冰箱厂,冰箱厂直接用现金收购,配件厂生意越做越好。
李书福做的事情大多在常规之外。他能够克服环境阻力,克服在新规则缺乏情况下对新事物接受的困难。审时度势,他决定“自己生产冰箱。”电冰箱作为国家统一配售商品,民营企业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生产,李书福的决定出格而大胆。幸好他所在的是特殊时空下的一个权力真空地带,一切不可能悄然起步。
请来上海专家,拉来化工厂同学,李书福组建了北极花电冰箱厂,生产北极花电冰箱。赶上紧缺好时光的鸭第一年净赚200多万。五年后,冰箱市场呈现出井喷状态,北极花冰箱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并与青岛红星厂合作,为红星厂生产冰箱、冰柜。年仅26岁的北极花冰箱厂厂长李书福,已经身家千万。
要说风声紧,莫过于温州。可是,温州人并未在彷徨的两级中被撕裂。温州商人仍然一茬冒一茬;彰显他们顽强的生命力与无孔不入的生存法则。
80年代初期,温州一家乡镇企业制衣车间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