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更多的人投悲观票。世界银行总裁策利克预测,2009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可能会更加糟糕。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到2009年底,金融危机可能使世界失业人口从2007年的1�9亿上升到2�1亿。
越来越多的人被迫加入失业大军,这为在经济危机中安然无恙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抄底机会。从2007年底开始,就有很多跨国猎头接到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华尔街的简历。当被华尔街抛弃时,这些曾经的华尔街精英不得不放下身价,到中国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事实上,次贷危机刚发生后不久,中国的企业就虎视眈眈,准备去华尔街等人才云集的地带抄底了。
2007年底,华尔街三位高管来到嘉实基金,担任QDII的基金经理。2008年2月,原AIG投资组合经理陆旻,也被挖到华夏基金。2008年春,在花旗集团纽约总部工作8年,担任过风险管理、自营投资和衍生品销售等职务的张慧峰,成为南方基金在香港成立的第一个海外公司的总经理。2008年9月,中投公司向华尔街敞开大门,表示将招聘40人。中投抄底的海外人才多符合以下两条标准:一是有海外求学背景和10年以上投资经验;二是曾在美国华尔街、加州等资产管理公司云集、投资硕果累累的地带工作过。9月26日,申银万国、南方基金等七家中国金融机构向近两百名华尔街华人发出了招纳贤才的邀请。11月26日,中国猎头公司科锐国际花费数万美元在《华尔街日报》美国版上刊登招聘广告,招聘言辞极具热情与煽动性——“你是否在寻找海外工作的机会,那么欢迎你们来中国开启新的职业生涯!”事实证明,科锐国际的广告费花得很值,“投放广告之前,每天大约能收到3封左右来自华尔街的简历,现在简历数在不断攀升,不到一周时间已经收到了至少五六十封应聘简历。” 。 想看书来
“过剩人才”:看上去很美(2)
最引人注目的是,为了更为“惬意”地在华尔街残酷解雇风潮中抄底,2008年11月底,由上海市政府牵头,上海进行了一次有组织、有纪律的抄底,组成声势浩大的“海外金融人才招聘团”,首发站为上海,中转站为伦敦,终点站则是美国纽约,一圈下来,他们收获颇丰,抱回了百余公斤简历。
对于国内一些资金链顺畅的企业,低谷时期恰好是“囤”人的好时机。经济低迷时“囤”人的优势不容忽视: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萎缩,大量企业员工被裁,导致了劳动力供求的不均衡,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企业可以更低的工资招纳人才,建立人才储备,从而为未来经济复苏后人才的膨胀性需求做好准备。杭州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一提及华尔街招聘就眉飞色舞,“例如,他们从前的年薪是40万美元。如果要让他们来中国,开出的年薪至少要50万美元以上。而现在,我们同样开40万美元,甚至更低,他们也愿意来。现在,很多受金融海啸影响较小的亚洲金融机构,都会去华尔街招揽专业人才。从华尔街招来的‘下岗工人’,手头多少都会有一些老客户,亚洲公司招入他们,等于在北美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等到行业元气恢复时,肯定能从中受益。”
抄底人才逐渐成为潮流,很多企业都跃跃欲试,借机囤积人才。然而,虽然人才比比皆是,但也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千万不要对海外人才尤其是华尔街人才盲目崇拜,否则这种低风险的抄底游戏也很可能会玩出火来。
在失业的金融型人才中,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层次较低的技术人员。长期在华尔街投机文化的熏陶中,他们也沾染了不少恶习——擅长投机,不善投资;喜欢炒作,不愿劳作。
例如,目前在华尔街,衍生产品已经基本没有交易,在很多金融机构,与衍生品相关的整个部门都被削减掉了。尽管对这部分人来说,生存已经不是问题,但仍面临着重新就业的问题。而在中国,由于金融市场尚不够健全,金融产品仍然相对单一,这种环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让这部分人发挥作用仍然是未知数。“做模型的高手不见得善于管理,但中国目前交易手段控制严格,期权、期货、货币衍生产品市场都谈不上,模型高手也不见得有用武之地。”李宏表示,中资金融机构到华尔街招人必须要有一定的吸引力。因而,在招聘此类人才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免看走了眼,给公司招个花架子回来。
而且,由于经济环境不同,华尔街人才在中国市场也会遭遇水土不服。就金融市场而言,中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金融产品单一,很多在华尔街遍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