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贵的话,说:“仁贵,你放心,我既然答应你,就一定办到。慢说李道宗已承认陷害你薛仁贵,就是他不承认,我也有办法拿他。你选好先锋准备出征就行了,别的事不用管,回金亭馆歇息去吧。”
程咬金一口咬定,表示决不食言,薛仁贵也就不便再追问了。
这一日,李治上朝,和文武百官商讨出征之事。李治问:“薛爱卿,你可想好何人担任先锋官?”
薛仁贵已想到从罗通、秦怀玉二人中挑选一人担任先锋,但感到难以确定,只好说:“万岁,微臣尚未想好。”
罗通出班奏道:“万岁,西凉兴兵,指名点姓要罗家,臣想挂印为帅,军师不答应;如今薛仁贵为帅,臣愿当开路先锋,求万岁恩准。”
徐懋功没等李治开口,抢先说道:“万岁,微臣以为,罗通留在京城为宜。”
李治赞同徐懋功的意见,罗通只好归班。
秦怀玉出班奏道:“万岁,臣能不能当先锋?”
李治看了看薛仁贵,薛仁贵说:“求之不得呀!”
李治又看了看徐懋功。徐懋功一笑:“太合适啦!”
李治当即命令秦怀玉为西征先锋,接着,又议定了哪些人跟随薛仁贵出征。最后,李治问道:“薛爱卿,何日出征为好?”
薛仁贵没有立即回答,瞅了瞅程咬金。那意思是:你说吧,什么时候献出李道宗,就什么时候出征。
程咬金明白这个意思,出班奏道:“万岁,再过三天是吉日,那时出征为好。”
薛仁贵这时才答道:“万岁,卢国公所言极是,三日后出征为好。”
程咬金是个精明人,散朝后主动去找薛仁贵,说:“仁贵,你就放心吧,我老程说一不二,出征前保准让你看见李道宗死。”
薛仁贵无话可说,辞别程咬金,回到金亭馆,准备出征事宜。
出征这天,校场上旌旗蔽日,刀枪林立。李治和文武百官都按时来了,惟独不见卢国公程咬金和先锋官秦怀玉的踪影。
薛仁贵十分焦急,程咬金答应出征时拿李道宗祭旗,至今仍无眉目。事儿没有办,答应办事儿的人又不见了,实在让人琢磨不透!秦怀玉不是粗心大意之人,他不该到时不来呀!莫非出了什么大事?
李治说道:“薛元帅,应当派人去催一催先锋官。”
徐懋功说:“万岁,不必着急,晚走一时无妨。卢国公和先锋官深知军规,决不会无故迟到,准是有要事在办。”
程咬金今天比哪天起得都早。用过早膳,立即派人请来秦怀玉。秦怀玉以为找他来,是程咬金要和他一同去校场呢。没想到,程咬金一看见他,就要他去江夏王府捉拿李道宗。
秦怀玉一愣,说:“万岁知道吗?”
“不知道。”
“这怎么能行呢?”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怀玉,你是知道,我已经答应薛仁贵要置李道宗于死地。
那天在金殿上你看见了吧,万岁偏袒李道宗,连李道宗的一根毫毛都没动。所以,我只好用最后的一招儿了,给他来个先斩后奏。爷儿们,事到如今,就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别人都指望不上呀!“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后万岁知道,吃罪不起呀!”
“我已经琢磨透了,既要收拾李道宗,又不触犯国法王章。
就是万岁降罪,我领,与你没关系。“
“四叔,你说话太轻易了。收拾别人,行;收拾李道宗,可比登天还难呀!先皇有旨,没有杀他的刀、斩他的剑……”
“咱们不用刀,也不用剑。”
“没有捆他的绳……”
“咱们准备好铁链子、那玩艺儿比绳子还牢靠呢!”
“不准到他府里抓差办案……”
“我在府外抓他,不犯毛病。”
“他如果不出来呢?”
“这事就全靠你了,要不怎么说别人指望不上呢!”
“四叔,我是先锋,到时点卯,去晚了,元帅会怪罪的。”
“放心吧,仁贵还等我呢。你只要把李道宗引出府外,就没你的事了。”
“好!四叔,您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你回家找秦英……”
“四叔,那孩子就会淘气,找他有啥用?”
“嗐,他不是打过李道宗吗?……”
程咬金面授机宜,秦怀玉笑逐颜开。他告别程咬金,回到府里,找到秦英,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