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2/4 页)
陕北富庶,王嘉胤进入山西后,活动在晋中富庶地区,实力扩展的极快,现在他的麾下,青壮已经超过两万,严重威胁到太原地区。
面对这种风雨飘摇的局面,崇祯皇帝只能放权。将兵力击中到一起。尽管他将兵权交给了杨鹤,但是还是派出了宦官曹化淳前来监军。
正是因为曹化淳坐镇军中,杨鹤才不敢怠慢推诿。第二日一大早。他就率领总督府标营,途经吴堡县,一夜行军五十里,当天晚上度过了黄河。
为了防备塞外蒙古人,杨鹤也不可能放弃九边堡墙,他只能在各镇抽调一部分精锐,征集民夫朝着平阳府一路而去。
一过黄河。杨鹤马上发号施令,他传令大同镇满贵抽调精锐,迅速南下太原府进剿王嘉胤。
这一次杨鹤入晋。并不只是为了清剿刘宣。现在王嘉胤声势越来越大,已经号称精兵十万,更是称王建制,让太原府知府一日三惊。就连安居太原府的晋王也连番上疏。希望朝廷剿灭此贼。
王嘉胤虽然位居富庶要紧之地。但是朝廷对他的重视还是远远比不上刘宣。主要因为刘宣打击士绅,分田给百姓的举动更是抓到了士绅阶层的痛脚。
因为杨鹤迟迟不能剿灭刘宣,已经被御史言官三番五次的弹劾。所幸朝廷的首辅韩爌、次辅李标还知道大局,拼命保住了杨鹤,所以现在杨鹤在朝中也面临着极大地压力。
杨鹤入晋,传令满贵带领大同镇精兵南下清剿王嘉胤,让抄刘宣后路的陕西总兵王承恩兵贵神速,迅速从宜川渡河。抽调精锐马上向临汾前进。而杨鹤自己,则带着延绥、山西、宁夏、宁夏四镇精兵沿着官道气势汹汹的朝刘宣杀来。
这一路上。杨鹤从绥德出发,沿着吴堡、永宁州,汾阳、介休行军,半月行军五百余里,终于赶到了冷泉口之外。
就在杨鹤带领大军赶来之前,山西镇张鸿功的前哨骑兵已经靠近了冷泉口。张鸿功的探哨为了打探刘宣的情报,几次从偷渡冷泉口,向刘宣腹地打探军情。
正是因为山西镇夜不收屡次的小动作,让刘宣察觉出了异常,派出了刘勇、赵鲁两部援军进入灵石境内。
刘勇、赵鲁二部进入灵石,虽然因为张虎成与刘勇的冲突没有合兵会师,但是二部进入灵石,毕竟大大加强了灵石县守军的实力,而张虎成也能抽调兵力增援冷泉口,成功封锁了这个兵家要地。
随着杨鹤重兵入晋,山西镇张鸿功麾下的探马越来越轻狂,他们依靠汾水的便利,虽然不能大规模越过冷泉口,却能却总能偷偷摸摸的派遣二三十名骑兵进入灵石县境内。
官军进入灵石县,尽管人数不多,实力较弱,但是还是在灵石县的士绅中引起了极大地轰动。一部分士绅觉得官军天兵以至,流贼将要大祸临头,悍然举起了反叛刘宣的大旗。
尽管刘勇赵鲁二部攻破了小王寨,死死包围了王李寨、韩信岭,让一部分胆小的士绅放弃了反叛的念头,但是仍然有三十余户士绅举起了叛旗。
就在刘宣带兵进入灵石县时,县中已经处处烽火,张虎成的政令不出灵石县城。
刘宣兵进灵石后,马上发现了他对灵石县的困难估计的不足,于是加快了速度调集援兵。短短的一日之后,骑兵三营赵胜部的两个哨,加上田见秀的工兵营就快马加鞭的从霍州出发增援灵石。
后面的炮兵营刘武、第四营杨四宝二部也做好了准备,率领训练司麾下的两千新兵进入灵石县补充战损的部队。
随着刘宣大军源源不断的进入灵石县境内,灵石县叛乱的乡绅马上走到了末路,除了少部分立寨于深山,实在是难以攻克外,大部分乡绅的田庄几乎被刘宣一扫而空。
灵石县乡绅叛乱被大军平定,刘宣的主力也逐渐汇集到灵石县城。除去刘勇、赵鲁,杨四宝三个营,刘宣驻扎在灵石县的主力已经不下于五千。
面对官军气势汹汹的围剿,为了避免城中士绅的捣乱。刘宣一进入灵石县城,马上就决定彻底清除城中的士绅。这一次刘宣也没有时间辨识,不分好坏的将城中的士绅全部斩首,将他们的妻小奴婢分给各级军将。
刘宣的这个举动,当夜在灵石城引发了很大的混乱,但是有刘宣麾下的五千大军镇压,灵石县城的动乱很快就平定下来。
这一次镇压灵石县城的士绅,刘宣不仅清除了县城中的隐患,还缴获了不少物资。仅仅白银一项,就超过了五万两,还加上三千余两黄金。
除了黄白之物,刘宣还缴获了上千匹棉布,其余丝绸锦缎也超过了两百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