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页)
门大吉,那可就落个两头不靠,想哭都没眼泪了。
国家单位工资低点,靠得住啊!而且光彩着呢,走哪里都高人一等。
所幸这个问题,我也早考虑过一些对策,当即将我的想法端了出来。
“其实招人也不一定就要全日制的,表哥,你没忘记你前头是怎么和我说好的吧?到向阳县的几个兵工厂去挖人。技术好地师傅,哪怕他一个月只来做三四天都成。只要师傅多了,每个人每个月来工厂做个三四天,咱们的问题就能解决一多半。当然,抓紧培训学徒也是很要紧的。”张力疲惫的眼神一亮,说道:“这个主意好……就是……”“就是什么?”“就是大家要都挤在礼拜天来,咱们厂里可是没那么多机床给人家操作。”我哈哈一笑,张力还真是个老实人。
“表哥,这你就多虑了,国营工厂的人,有几个是满负荷工作的?你以前在农机厂的时候,还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放心,只要工钱合理。他们总能找到请假的借口。什么时候来咱们这里上班,可得由我们说了算。不然地话,闹个僧多粥少就不美了。”“嗯……这个主意好。”张力也兴奋起来。
“不过,就是交通有点不方便呢。”这倒是,国营兵工厂都是大三线工程的产物,为了怕敌机轰炸,都集中在山沟沟里。交通确实很不便利。
“买一台车,专门负责接送。”“买一台车?”五伯又愣神了。心说这个小侄子气魄当真不小。边三轮买了不到几个月,就想买小包车了。
“对。”我原本想要明年才买车地,现在看来不得不提前了。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五伯你想啊,那些技工师傅一共才能来咱们腾飞厂上几天班,来来回回花在路上就要一两天时间,太不划算了。”在同一个县内,来回一趟需要一天以上地时间。听起来不可思议,但鉴于七九年内陆小县的交通状况,却是不争地事实。
许多山沟沟里的国营厂矿,一天也就一班车通县城,到了县城还要换车来柳家山。问题是,县城与柳家山之间,也才每天一趟车,还不一定能刚好赶上趟。
纯粹为节约时间计。这个车也是非买不可了。
五伯仔细一合计,还真是那么回事,当下也不反对了,反而对我地临机决断能力大感佩服。这个小俊,脑袋瓜子转得还不是一般的快啊。
“五伯,工厂发展太快。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这个管理和制度执行方面,还要你多费心呢。”其实我地本心,是想要引进一两个专门的管理人才了。只不过尚未与五伯商议,不好马上提出来。况且专门的管理人才,也不是很好找。
五伯点点头,他眼下就已经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了。工厂管理非比大队的管理,细致得紧。特别是我坚持推行“绩效考核”式的管理模式,对每个工人的表现、产量和品质都要做详尽地书面记录,五伯也有点忙不过来了。
“要不。叫成胜也来厂里管事怎么样?”五伯试探地提议道。
阮成胜是柳家山的大队长。也是我嫡亲的表舅。三十几岁年纪,正当年富力强之际。文化底子也有,做了好几年的大队长,让他来腾飞厂协助五伯管理,原本大妙。
我笑着摇摇头。
五伯就不解了,问道:“怎么,信不过他啊?”“哪会呢,五伯,七舅可是我嫡亲的表舅,跟你一样亲的长辈,我哪敢说这个没大没小的话?”“那就对了,你摇什么头啊?”我笑笑:“五伯,七舅来厂里管事是很不错,不过我打算请他主管销售那一块,内部管理,怕是帮不上你多少忙了。”“销售?销售那块要管什么?我们现在不要销售员都忙不过来了。”五伯立马反对我的意见。
“再说,现在七八个销售员在外跑,各跑各地,也用不着管啊。”嗯,五伯现今的观念还停留在“酒好不怕巷子深”的阶段,举凡市场覆盖率、售后服务这些问题,他老人家是想不到的。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暂且不必和他饶舌,售后服务得讲清楚。这个售后不做好了,别看现在工厂红火,玩完只是迟早的问题。
“五伯,销售不仅仅是把产品卖出去,还有个售后服务的问题。”“啥叫售后服务?”五伯满天小星星。
我瞧了瞧张力。张力对这个倒多少有些概念,不过他实在疲惫得厉害,连话都不想多说,只是朝我露出一个抱歉地笑容。
“售后服务就是咱们卖出去的机器,如果坏掉了,我们得负责给人家修理。”我尽量使用五伯能够理解的词语简单做了个解释。
“没听说过还有这个搞法。”五伯一摆手,很不屑的道:“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