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斯朋友,几乎每家都有一本血泪账。今天,我们在此不谈法国人对德国人的态度有多么的好,我想介绍的是德国人对法国的印象。几年前,德国的媒体曾做过一个民调,只有3%的德国人对法国人有反感,有46%的受访者至少去过一次法国。在德国人眼中,法国人生活有品位,人很热情,好交际,巴黎是无可争辩的时装和名贵服饰之都。但德国人不喜欢法国人自命不凡和不守秩序,尤其对法国人动辄上街*表示难以理解。
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欧拉丁国家看来,法国是世界文化大国,巴黎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城市。当意大利人来到旅游巴黎时,投来的总是一双双羡慕的眼光,认为法国人高雅,有生活情趣并看重个人尊严,喜欢笛卡儿式的推理,*制度深入人心,但对拿破仑从意大利掠夺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油画,法国政府迟迟不还感到愤懑。同样,意大利不能忍受法国人的高傲、自满、自我封闭、不够慷慨,对自己的国家过分自豪,对自己的能力过分自信。他们认为法国人表面看来彬彬有礼,但骨子里傲慢生硬,缺少耐心。但总的看,意大利人都认为法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尤其喜欢被邀请到法国人家里做客,品尝法国蜗牛,喝法国佳酿,听高卢式的笑话。
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西方国家对法国人的看法,比如同操法语的比利时人和加拿大魁北克人。出于同宗文化,他们一直被认作法国人的姑表兄弟,然而,兄弟关系往往很微妙,相处得也并不好。虽然小姑表兄弟们很爱这位老大哥,但大多数人又都认为老大哥自满,爱饶舌,不可接近,经常要拿小兄弟开涮。这点只要打开法国电视就能找到佐证。凡是电视晚会中傻里傻气的人与事不是比利时人,就是加拿大魁北克人。这种善意的玩笑也说明法国人骨子里傲慢。
最后,我们还要看一下美国人的态度,这可能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法国人。总的看,美国人对法国是有好感的,特别是感谢法国人帮助美国打击英国殖民者,赢得了国家独立,在美国最有名的法国人是拉法耶特将军。法国的*理念,特别是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奠定了美式*体制的基础。无论是法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还是法国人对人类发明创造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贡献,均给美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影响。当然,法国人对美国也充满敬意,这只要读一下托克威尔的《论美国*》就略见一斑。很多老人对我说,没有美国的参战,法国在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苦难可能还要大,时间还要长。随着二战结束,美国对法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法国医治战争创伤并使法国经济走向复兴和繁荣。“马歇尔计划”不仅强化了法美经济联系,也使数百万来法经商、教学、旅游等美国人突然发现法国风景如此优美,是盛产美酒、香水、时装的国度。在美国人心目中,法国是最适合生活的地方,法国的精品文化成为好莱坞电影人的最爱,香榭丽舍大街、夏耐尔5号香水、戛纳电影节、环法自行车大赛,还有F 1 汽车拉力赛、罗朗·卡洛斯网球公开赛等,也成为美国公众心目中的法国代名词。
记得在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次日,法国著名的《世界报》发表题为“我们都是纽约人”的社论,明确支持美国的自由和开放社会的价值观念。希拉克总统也作为第一个外国元首很快访问纽约,美国人对法国人充满感激之情,认为法国人是患难见真情的挚友。法国随后又加入了美国率领的国际反恐联盟,在攻打塔利班的战斗中表现积极,也深得美国决策者和普通老百姓的好感。然而,由于法国坚持原则,坚决反对小布什当局借口武器核查问题,对主权国家的伊拉克发动侵略战争,美法关系因而一度出现紧张,美国人对法国的恶感随之上升。在美国,还出现了一些美国人抵制法国产品,将法国佳酿倾倒在地,就连国会餐厅也将法式炸土豆条改名为“自由土豆条”等。但平心静气地看,除伊拉克战争的特殊因素外,相当多的美国人仍然喜欢法国,认为法国人有品位,有教养,会生活,讨厌法国的美国人属极少数。
“浪漫”——中国人眼中的法国人
就中国政治精英而言,法兰西是当年周恩来、*等一大批老革命家学习革命真理的地方。它虽然只有世界1% 的人口,面积也只有中国四川省那么大,却跻身于少数世界强国之列,发挥着国际性影响。戴高乐将军不为美国马首是瞻,率先在西方阵营第一个承认社会主义新中国,并一度退出北约。法国的独立外交政策,无论在毛泽东时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均受到中国外交决策者的高度重视,认为其是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