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第3/4 页)
面披着一件外绒里毛的斗篷,看上去一派的清贵模样。
其中一人有些眼生,但是另外一人却是有些眼熟的,郑成凯想了想,就已经想到了,开口说着:“梁举子,这是要去哪里?”
梁举子也认出郑成凯来了,郑家是临川有名的人家,和其余几家大姓,皆有来往,梁举子一看是他,心底倒是松了口气,说:“我来向你打听一件事。”
郑成凯转头看着旁边有个茶馆,就请他们坐下说下。
三个人走进茶馆,吩咐小二上了一壶清茶,这才徐徐说来。
原来梁举子和金举子正是为了张家之事前来打听的。就在方才,梁举子听说有衙役把在县学读书的张晗生给抓走了,拉住其中一人相问,却语焉不详,只听说张家似乎犯了什么大事,一家老小都抓了进去。
自从上次梁举子带金举子去府城游玩,无意中遇到张沁儿父女,因为一番缘分,金举子便缠上张沁儿了,事后张沁儿便让金举子先教晗生古琴,待学成之后,再把金举子好奇的事情,一一说清楚。
也是金举子为人疯癫又性情坚定,这样的条件都应下了,只是先前过年没空,便决定年后再教。
却不曾想,才刚见面,未曾教学,张晗生就让人给抓紧牢房里去了。
郑成凯一听他们是打听这件事,倒也感慨双方的缘分,叹息一声,把自己奔走打听到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梁举子和金举子一听这事和锦衣卫有关,不觉都面面相觑,眼中一沉。
锦衣卫的恶名昭彰,几乎可以止小儿夜啼,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若这事是官府出面,他们个个都能上下打点照应,可是锦衣卫抓人,却连照应都不知道怎么照应了。
“这件事也是无妄之灾,说来说去,也是那李才生太过无耻了!偏张家又出了一个那样的大姑子……”梁举子感慨不已,忽然眼睛一亮,神色微微变异,他小声的说:“既然张家不是那徐州马氏族人,那他们家的大姑子又为何说出这件事来?她又是如何知道的?”
郑成凯心一跳,没想到梁举子心思还很敏锐啊!
不过这件事他早已经想好对策了,不动声色的说:“梁举子忘记张家也是徐州一带逃荒而来的,想必多少听说了些,所以这才拿这件事威胁,这事必定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若是真的,只怕都不敢这般威胁了!毕竟可是大罪,即使是出嫁女,也有可能被连累的。”
梁举子和金举子一听,纷纷点头,也觉得是这个理,然后又觉得拿这等子虚乌有的事情来威胁自家人,也真是一朵奇葩了。
三个人喝了一盏茶,说了会话,便决定各自回去打听,看是否能够找到门路,解救这张家人。
郑成凯先是谢过他们,然后才回了自己的住所。
时已近中午,林氏早已经吩咐人准备了一桌饭菜,又准备了好些果子糕点之类的,打算下午送去牢房。
这件事林氏已经知道了,并且也颇为支持郑成凯奔走救人。
“就品行而论,这张家人都是极为不错的,莫说他们是无辜的张家人,就算是那什么徐州马氏族人,也不该因此蒙受不白之冤。”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林氏对张沁儿一家的遭遇,深表同情。
他们不抢不杀,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过日子,好不容易赚下这份家产,还因为被小人惦记陷害,深陷牢狱,实在是可怜啊。
“娘,我决定等把沁儿救出来,我就娶她!”郑成凯吃过饭,拿着软纸擦着嘴巴。
却不想他这句话险些吓到林氏了,林氏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郑成凯——这是开窍了?还是又胡闹呢?
不等林氏问出来,郑成凯下一句又让她表情古怪的很。
“我发现如果我不肯娶沁儿,要是她以后再出了什么事情,我插手都不好插手了。”郑成凯颇为苦恼的说出刘知县的那番话。
林氏满脸无语,这孩子看来还是没有开窍啊!
他心里这般惦记着张沁儿,这般替张沁儿着想,若说他心里没张沁儿,林氏怎么都不肯相信的!可是为什么自己这个傻儿子,在感情上面,就偏偏不开窍呢?
不过他能这样想也好,先把亲结了,以后再说别的也行!
“那好,你放手去做吧,娘都支持你!”林氏柔声说着,和刘知县那等怕事不同,不管是因儿子的坚持,还是因为张家人,林氏都是打心底同情张家人的。
得了林氏的支持,郑成凯更是坚定了,才吃过饭,就又出门打听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