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非议(第1/2 页)
“王彦升死了?”
赵光美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脸的懵逼,一时间甚至都有点迷茫。
杨业似是闲聊地道:“三大王没去参加今日朝会么?”
“没有,我不乐意去朝会,规矩太多,不自在,再说我现在这个职位虽有参政议政之权,但也只有参政议政之权,可我这个身份就算是真想参点什么议点什么,又哪里还需要参加什么朝会,直接跟我大哥说不就得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王彦升这人他还是知道的,历史上就是他宰了韩通,因为自己的存在,倒是让他少挨了赵匡胤一顿训斥呢。
他勒索百官这事儿他自己也是清楚的,但是历史上他所受到的惩罚也只是被贬去了地方而已啊,赵匡胤这人对自己人是极心软的,王彦升在历史上真正受过最严重的责罚只是“终身不得受节钺”而已。
就是赵匡胤为了惩罚他,这辈子都当不上节度使。
可问题是王彦升他本来也没有能受节度使的功绩啊,那玩意哪是谁都能当的。
“怎么死的?这不像是我大哥干出来的事儿啊。”
“说是二大王当朝拿出了他的铁证,本来官家是想让他免职流放的,然而二大王誓死不从,死咬着不放,甚至于摘下了官帽,说若是官家不肯重惩于他,他这个开封府尹就不干了,群臣见状,也纷纷复议,王彦升见状不忍官家为难,自己把头撞在柱子上,把自己给磕死了。”
“嘶~”
赵光美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我这二哥够狠的啊,居然已经学会携众逼宫的戏码了?”
当然,以赵匡胤的性格,其实是不吃这一套的,他可不是后来的那些两宋皇帝,只不过这次王彦升所犯的事儿,确实是太理亏了。
搁哪朝哪代,一个管治安的,不大不小的中层军官居然敢勒索当朝宰相这都是根本说不过去的事情,前朝的宰相难道就不是宰相了?赵匡胤还给人家加了司空这样高大上的职位呢。
说真的,当初,还是赵光美建议赵光义去管理开封的军纪问题呢,其实本意就是为了让他去得罪人,这种事儿不管的话得罪文官,管了必然得罪禁军将士,本以为这么长时间没有音信,是忌惮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敢管呢,没想到他居然是蔫人憋响屁,居然搞得这样的大。
这是故意在养鱼啊。
却是问杨业道:“你觉得,我二哥这事儿做得怎么样?”
“好!”
杨业居然一丝犹豫都没有的道:“王彦升身为安民之军官,居然嚣张到去当朝宰相家中索贿去了,何况是面对普通百姓呢?此人虽披着官身,明面上是兵,实则,真乃贼寇也!”
然后赵光美连忙道:“你小一点声,小点声,你是不是虎啊,这里是枢密院,上上下下可没几个文官,全是武夫。”
哪知杨业却是脖子一梗:“此公理也!难道枢密院,是不讲公理的地方么?王彦升所犯之罪,不管是哪朝哪代,都该杀,难道三大王认为二大王他做错了吗?”
赵光美撇嘴道:“是错是对,要看立场的,我当然认为二哥这事儿做的其实没什么毛病,但你不能这么认为,你以后是还要在禁军之中混的,你是降将,没有根基是你最大的软肋,现在有人整你们禁军中的自己人,你就算再怎么看不惯他,至多不吱声也就是了,大声叫好,不是给自己拉仇恨么,好歹你小点声啊。”
“三公子您说得是,这个道理我自然不是不懂,只是我却以为,立场和身份,大不过公理国法,王彦升这种人,分明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若是这种人都能原谅,禁军之中,哪里还有什么军纪可言呢?”
赵光美心想,宋初的禁军本来就没有军纪可言啊。
“三大王难道不觉得此事,二大王做得大快人心么?”
“是不是大快人心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今年恩科的考题肯定会变得更难了,唉~,我还是好好看我的书吧。”
杨业闻言一愣,愣是好半天都没明白,死一个王彦升,跟赵光美考科举又有什么关系。
正所谓有书则长,无书则短,一晃,已到了五月,大宋开国以来第一届恩科的日子终于到了,赵匡胤对此高度重视,特意命范质与王浦两位宰相亲自参与,并且时时亲自询问进度与章程。
宋初时要考科举必须要先拿到地方官府的推荐信,所以赵光美自然而然的就找到了赵光义,以开封考生的身份公然拿到了开封府的举荐资格,至于此前的乡试,他自然也不可能去考,开封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