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和编辑主观意志等的限制。
因此,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将极大地充实自己的信息库,开拓自己的视野,使生活各个方面都会由此收益。譬如就业,网络求职对于求职者来说,就有方便、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节省时间和金钱等好处。对于招聘者来说,也有节约成本、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优点。2005年央视《东方时空》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在“你最主要从哪个渠道获得招聘信息”的选项中,50%的大学生选择“网络”,而排在第二、第三、第四的选择依次为“学校公告”、“报纸杂志电视广告”、“亲友熟人”,分别占比例为21%、14%、9%。而针对企业“贵机构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招聘员工?”(可选2项)的调查中,“网络”、“报纸杂志电视广告”、“到学校挑选”、“熟人推荐”、“参加社会招聘会”的选择分别为、、、、。
在信息发布上,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记录生活,这里没有先入为主的编辑,没有卡住信息于无形之间的政审,删除永远是滞后的……换句话说,网络的世界性通用和开放,以及BBS、论坛、博客等技术的成熟,让人们获得了“言论自由”的空间。并且,这种发布通常近乎免费。
“人人都是司马迁”
欧美同学会商会2005委员会在2006年7月曾进行过一次以“新媒体的革命”为主题的商界名家午餐会。会上,我,还有田溯宁、王波明、方兴东、潘石屹、王中军、王伟嘉、许戈辉以及央视国际的负责人等都在一起交流。其中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的发言给人印象深刻。
她说:“我们这一年一直关注博客。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年纪最小的博客主人只有8岁,最老的80岁。这些人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用文字,像写日记一样;用图片,就是拍照片。一个社会有这么多的人将自己每天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长此以往,通过新媒体形式,我们能得到一个由许许多多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记录下来的一个真实的社区,一个真实的城市,一个真实的国家发生的变化。”
“有人担心是不是制造了太多的信息垃圾,也有人问博客今后到底何去何从。就我自己的体会,我看到的是每个人都变成了司马迁,每个人都在记录历史。设想一下,我们历史上哪朝哪代有这么多人记录生活、阐述观点、抒发情感、记录历史……并且,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司马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记录历史,从而被历史记录。今后随着网络和博客技术的普及,我想人人都可以成为司马迁。”
在信息的接受上,网络的特点和优势一样明显,一样因为不受限制,而能够带来及时、自由、海量的信息。同时,随着相对于纸质和电视媒体等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这种信息服务将更加完善。譬如,你看新闻再也不需要到楼下去花钱买份报纸,并且还必须要接受该报编辑的主观信息过滤、印刷发行等环节所带来的“非第一时间”的滞后性。只要在家“鼠标”一点,信息的提供免费、及时,并且从人民日报到其他报纸的新闻在网上样样免费可见,助你“广开眼路”“兼听则明”。
当然,因为网络的没有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受到良性约束的事物也会跳进人们的视野。譬如“芙蓉姐姐”等现象,再如他人发布的言论可能是恶毒的、恶意的、不正确的、没有公平立场的、侵犯隐私的,甚至可能干脆是散播病毒。但是,这些并不是网络的错,也不是网络开放共享的错,错的只是有意提供和传播这种信息的人。
唯一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必须跟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要有自己独立判断和思考的智慧与能力,必须善用万维网。用一句年度最流行的网络语来说:就算信息“很黄很暴力”,关键在于自己不要“很傻很天真”。
2.交八方友,打破圈子限制
交八方友,打破圈子和经历对个人视野的限制,也是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
第2章 视野开阔(12)
交际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使人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身心健康逐步提高,也为人的思想、思维、观念、视野的“新陈代谢”提供各种信息来源。就算从朋友那得来的大多是“道听途说”,显然也比自己“不闻天下事,两眼一抹黑”好。
生命中不能没有朋友
美国畅销书作家汤姆·拉思在其著作《死党朋友:你生命中不能没有的人》曾得出结论:大多数无家可归、婚姻失败或暴饮暴食者,都是因为他们缺少友情。汤姆·拉思的调查还总结说:如果一个人最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