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依靠定位准确的自信,她从护士成为亿万富翁
我和史晓燕曾作为同台嘉宾,参加过一次央视《商务时间》的节目,因此对她的人生有所了解。史晓燕毕业于护校,而后被分配到协和医院骨科病房。每月薪水70块钱、夜班补助六毛钱,每天的工作都是打针送药,端屎端尿,周而复始,而且关键的是毫无未来的发展希望。于是,史晓燕对自己说:我怎么能在这儿呆一辈子呢?我必须相信自己,去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一回!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3章 拥有自信(5)
1984年,史晓燕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就从协和医院停薪留职,应聘到一家外企公司。令人不解的是:在外企做协助性工作,她居然不会打字和使用电脑,但更离谱的是还得到了上司的欣赏。史晓燕坦言:到今天我也不会用电脑,但关键是我自信自己什么行,就去做什么,舍弃我不行的,干我行的。
史晓燕最终定位是进入家具行业,她看中了国内方兴未艾的家具业,这也跟她个人兴趣有关。当然光有兴趣和天赋还不够,还要学习和拔尖。于是,她支付了每年7万美金的学费到美国芝加哥惠灵顿学习室内设计。再后来,史晓燕自己创业,从卖家具开始,几历周折最终在光华路花400万租下一座破旧的工厂,改造成1万平方米的卖场,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伊利诺依王国,成为一个著名企业家。
在对200多位开放型成功人士的调查研究当中,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具备真正的恰当的自信,并且并不是因为事业成功才自信,相反是自信推动了他们努力去获得成功。至于为什么自信前要加个恰当?是因为他们的自信当然不是盲目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也不是不敢正视失败和自己的不足。相反,他们总是善于坚持该坚持的事物,哪怕是遭遇失败;还能果断放弃应该放弃的东西,哪怕“看上去很美”。而自信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认识自己和社会,准确定位,扬长避短,最终也就坚持了“最好的自己”。
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这样认识自信:“自信来自于能力:它是以掌握的技能为基础,有能力承担艰巨的任务,贡献个人的力量。自信也来源于主动寻求各种可以考验能力、提供学习机会的挑战。没有任何挑战能让你投降,这就是自信的精髓。”
只有在自身基础上恰当定位的自信,才能带来长久的奇迹,成为我们的人生信念,也才能促使我们在奋斗过程中坚持不懈,遭受非议时自我肯定,遭受磨难时自我鼓励,面对赞美和坦途时自我清醒。
我认为这应该成为一种关于自信的基本常识:
——自信就算只是一种感觉,也如同训练而成的本能一样,其实已经有了过程的升华。
——自信不是一个自我欺骗式的信心,信任自己也要跟诚实联系在一起,依赖的也不是一个臆造的自己,而是真实的自己。
——自信不是让我们每天都告诉自己“你最棒”、“你是最好的”,而是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并且这时,你才“肯定能行”。
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1.恰当定位,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才华就要大胆地展示
1984年,现中国科技部部长,当时还是同济大学力学系研究生的万钢,登上了前往德国的飞机。在德国第一件事,就是跟同伴一起到克劳斯塔尔大学的外办,了解学习计划的安排。当时,外办的老师提出,作为外国留学生,首先必须参加PNDS考试(德语入学考试)。考试半年举行一次,他必须等到秋季参加考试通过后才能开始他的博士学业。万钢当场就很自信地表示:自己的德语这么好,为什么一定要考试?一定要等这么久才开始正式的学习?
外办的老师表示怀疑,来该校就读的留学生不知道有多少,还从来没人敢说自己德语好到不需要考试的地步。但经过万钢用德语毫不妥协的“攻关”之后,外办老师最后只能表态:“如果你真觉得不需要考试,那去跟几个教授谈谈,看看是否可以免试。”
后来,万钢就和外办指定的几个教授聊了整整一个小时,用德语回答各种问题,接受各种语言测试,最终让教授们心服口服——同意免试。万钢也因此成了克劳斯塔尔大学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参加PNDS考试而直接入学的外国留学生。在采访中,我发现万钢身上散发着自信的魅力。他自己总结说:在该自信的地方就一定要敢于自信,不过分谦虚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有才华就要大胆地展示。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经